王仁伟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骨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析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干预中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于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2例,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31例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手术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干预期间有效、显效总例数30例,占比96.77%,对照组临床干预期间有效、显效总例数24例,占比77.42%,组间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占据优势,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讨论:四肢骨折病症的临床干预中,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干预治疗安全性,更有效的提升手术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
肢体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类型,受到当前社会发展与生活形态的影响,生活中常见因交通工具、建筑工地、运动健身以及外力所致的肢体骨折现象。由于四肢的活动度较大,在骨折后若未能实施有效的包扎干预,势必会导致骨折伤势加重,故生活中一旦出现四肢骨折,在伤员转运前需要使用夹板或者固定模具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继发性的肌肉损伤与神经血管损伤[1]。本次研究中基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临床干预,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于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2例,对照组31例接受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38.51±1.34)岁、骨折类型:胫骨骨折10例、腓骨骨折5例、尺挠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9例;观察组31例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38.41±1.23)岁、骨折类型:胫骨骨折9例、腓骨骨折7例、尺挠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9例;基本资料数据分析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常规消毒铺巾,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打开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后分离骨膜、复位骨折结构、放置合适尺寸的钢板,调整至合适位置后使用螺钉固定,逐层缝合切口并实施加压固定与包扎,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2]。
观察组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干预,常规消毒铺巾,接受全身麻醉干预,骨折部位建立手术入路,分离骨膜及相关软组织,复位骨折后于骨折部位放置钢板,调整位置,保证钢板与骨干密切贴合,在钢板近端、远端依次进行螺钉锁定,经C型臂X线机了解骨折复位情况,保证无误后关闭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
1.3评判标准
疗效:显效:未见明显骨折畸形、血管神经损伤、患肢功能显著恢复;有效:轻微可见骨折畸形、血管神经轻度损伤、患肢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无效:可见骨折畸形、血管神经损伤、患肢功能恢复效果较差。
收集干预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完成数据统计后用作组间数据对比。
收集手术期间内出现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骼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完成数据分析后用作组间数据对比。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软件:SPSS 21.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数据格式统一为[x±s,(n,%)],由T值、X2值完成数据校验,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疗效分析
观察组临床干预期间有效、显效总例数30例,占比96.77%,对照组临床干预期间有效、显效总例数24例,占比77.42%,组间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png)
3.讨论
近年来,基于人口老龄化现状的发展,我国中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受中老年群体骨质疏松的影响,再加上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变化,使得生活中肢体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肢体骨折的病理表现是骨科中常见的病情种类之一,在临床干预期间,基于治疗措施的实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提升生活理状态,应用价值显著[4]。在传统的肢体骨折病情干预中,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有着良好的价值体现,在内固定方式中,主要使用螺纹固定与锁定固定两种,其中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的临床实施在动力加压结构方面遵循了生物力学,兼顾了加压与锁定固定的功能,更好的完成加压固定,促进骨折部位的良性生长,使得断骨面的生长更好的改善,并降低了周围组织与血管组织的影响,使用价值显著[5-6]。
研究数据分析表明:观察组临床干预期间有效、显效总例数30例,占比96.77%,对照组临床干预期间有效、显效总例数24例,占比77.42%,组间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占据优势,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上述研究均有效表明患者的临床干预中,锁定内钢板固定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的临床干预中,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干预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刘臣天.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5):70-70.
[2]葛斌.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027(008):40-41.
[3]何开猛. 评价四肢骨折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东方药膳 2020年7期, 69页, 2020.
[4]萧秋平, 钟东. 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000(003):P.208-209.
[5]李勇贤, 马银祥, 张新刚.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41):54+57.
[6]杨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术后 骨折愈合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0):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