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俊
荆州市胸科医院 湖北省荆州市 434010
【摘 要】目的:重点分析在针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所呈现出的临床疗效,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对象是来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结合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过程中,结合其具体情况采取更切实可行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有效规避或者减少不良反应,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辩证法;呼吸内科疾病;临床疗效
引言
从医学层面来看,在临床中呼吸内科疾病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这种疾病的发病几率特别高,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该病的发病几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临床症状方面,这种疾病主要体现为,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有比较典型的肺锣音重等相关情况,此类问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针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规的方法往往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使患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是从长期疗效来看,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且治疗的预后情况也比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采取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辨证治疗,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比较显著,且可以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据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所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中医治疗方法对该类患者所呈现出的疗效。现在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结合研究的需要,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这个时间范围内所接收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中包括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在45~8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6±1.4)岁;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没有看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可以进行分析对比。在本次研究之前,对于相关患者进行健康宣讲,所有患者都知情同意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注意事项,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我院伦理委员会对具体内容也批准通过。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而言,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病史、禁忌症等相关内容,每次都口服1~2片茶新那敏片(上海中西医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320),确保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次,一共三次,要进行连续性的服用,一个疗程为15天。
针对观察组患者来说,采取的是西医治疗方法,在具体治疗环节进行辨证治疗,具体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症状、病史等相关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方药治疗方法,具体的方药主要包括:玄参、半夏、百部、紫菀、黄芩各10g,贝母6g,防风、杏仁、桔梗各9g,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各15g,甘草3g。然后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进展等等,有针对性的针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增减,每天早晚各服用一剂,然后连续性服用,一个疗程为15天。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治疗之后,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所收集的各类数据有效采取SPSS2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用P值小于0.05表示相关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都有十分显著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有一定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有3人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7.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
3讨论
从临床调研情况来看,呼吸内科疾病是特别常见的疾病类型,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特别复杂,诱因众多,患者的症状主要体现为哮喘,咳嗽等等,这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在常规治疗过程中采取的是西药治疗方法,然而这种方法有比较多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等,使患者面临很大的痛苦,因此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在实际的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药方有十分良好的疗效,而且实现标本兼治。方药中的白花蛇舌草,有着十分良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同时也能呈现出消痛散结、利尿除湿的相关功效,贝母能够呈现出清热润肺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止咳化痰,可以防风、祛风等相关功效,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以此充分实现辨证论治的效果。在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症状情况和和疾病进展而实现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这种方法对于相关设备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针对疾病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而言,可以采取中医和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使两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着重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使其养成更为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确保室内能够保持比较良好的湿度温度,有通风通气的条件等等,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要着重做好患者的健康饮食、训练指导等等,使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增强。从临床实践情况来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下降,以及身体系统紊乱等相关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指导患者多食用营养价值更为丰富的食物,以此充分满足其身体所需,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呼吸内科疾病等相关问题。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在患者入院的时候服用喹诺酮类药物,以此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然后进行低流量吸氧等相关工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具体辨证分型的具体内容而实现针对性的重要方剂治疗,进行抗感染治疗,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效果,患者所体现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等情况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由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针对呼吸内科疾病患者而言,在实际治疗环节可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整体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震.探讨中医辨证法联合西医在呼吸内科痰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8):60.
[2]谢家春.中医辨证法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7,7(35):58-59.
[3]刘会玲.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Th1/Th2变化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4):406-408.
[4]程丽.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8,8(2):344-345.
[5]何晓虎.中医辨证法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2):6356-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