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王爽
[导读] 观察物理治疗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爽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 102445

        【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治疗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78例(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9例)与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的观察组(39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VAS评分低,JOA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物理治疗联合应用治疗,能有效减轻其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治疗效果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物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的发生与腰椎间旁病变、外伤等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临床综合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可用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物理疗法效果较好,并且存在多种治疗方式[2]。本研究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78例,观察物理治疗联合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5至77(61.84±3.28)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6至76(60.62±3.11)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迈之灵(德国礼达大药厂 国药准字Z20000003),1天2次,1次300mg,治疗1个月。
        观察组:①干扰电治疗,四个板状电极交叉,并且将其上升至患者疼痛部位,用动态及静态处方,1天1至2次,每次20至40min。仪器为北京产K85-2型电脑中频治疗仪。②微波治疗,频率915MHz,以400W作为最大输出功率,作用深度7至9cm,距离皮肤3至5cm,1天1次,1次15min。仪器为广州产WR-2微波治疗机。③牵引治疗,患者在平卧位下开展治疗,重量为患者体重的±20%,1天1次,1次20至30min。采用广州产ATA-2D型腰椎自动牵引床治疗。④电脑脉冲综合治疗仪(北京全日康公司),采用硅导电橡胶电极,将纱布袋使用温水浸湿,并且将其套于硅导电橡胶电极上,使用绷带压平,患者在俯卧位下进行治疗,刺激量为耐受量,1天1次,1次20min。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腰部基本能正常活动)、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腰部活动范围扩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即疼痛感轻;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腰椎疗效评分标准(JOA),评分高即腰椎功能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54±0.74)分,JOA评分(22.86±3.43)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
表2 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对比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影响较大,患者不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还会导致其神经根受压,进而降低腰肌旁肌功能,影响神经肌肉功能,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疼痛,降低其生活质量[3]。在该病临床治疗中,可进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创伤,治疗风险性较大,进而临床常建议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VAS评分(1.54±0.74)分,JOA评分(22.86±3.43)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迈之灵为纯中药制剂,对血清溶酶体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减轻水肿,并且该药具有抗氧自由基作用,能促进炎性吸收,能取得一定效果,且安全性高,可用于自身状况恢复较好患者治疗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物理治疗中,牵引治疗是一种常用治疗方式,其主要利用机械外力作用,有效将椎间上下关节拉开,以这种方式使椎间隙增大,最终使患者椎间盘压力得以缓解[4]。微波治疗能促进患者局部血管扩张,使其局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最终使感觉神经兴奋性有效降低,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干扰电治疗能增强止痛阈,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电脑脉冲综合治疗仪治疗能发挥松懈粘连、解痉等作用,并且促进局部组织代谢,不仅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而且能有效消除局部炎症[5]。物理治疗风险较小,对患者不会造成伤害,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实际治疗期间,采用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的方式,能发挥不同物理疗法的效果,达到最佳疗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所以,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物理治疗联合应用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庞全瑭,卢红玉.普拉提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1):1020-1022.
[2]王珍,楼喜强,徐君君,等.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1):96-98.
[3]仇园园.超短波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清PGE2及β-EP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102-105.
[4]龚剑秋,司马振奋,张芳,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面肌电时频参数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5):484-487.
[5]公丕见、戴文娟、于荣鑫.热敏灸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XB_2,PGE_2水平及腰椎功能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11):21-25.
[6]刘志刚,郭庆功.Isobar动态内固定系统联合PE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下肢神经功能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20,41(3):121-122.
作者简介:王爽,1987年1月生,籍贯:辽宁,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