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晋能电力集团售电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摘要:10kV配电网线路建设工作目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需要电力系统对其建设与改造工作加强重视,不断应用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对其加强改造工作,以此来有效的提高线路建设与改造工作的可靠性,提高用户用电的安全性。该配电网线路建设中,对其进行的建设与改造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其具体涉及到线路设计、线路安装、线路应用、线路检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实际建设与改造中,除了进行相应的施工建设改造工作,还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对其建设与改造工作加强重视,以此来有效地满足用户的各种用电需要,促进配电网络,获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10kv配电网;建设;改造
1 配电网的改造原则
1.1符合负荷需求
开展电网改造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用户用电需求进行满足,也就是需要对供电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在此基礎上,我们必须加快电网建设的速度,推进电网改造的进度。一般来说进行电网改造工作主要包括对10kV架空进行扩建、对电缆线路进行新建,同时还需要对电缆线路和电缆管沟等方面进行新建和改造。
1.2改造老旧设备项目
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主要包括对10kV线路的绝缘化进行改造、对接户线和低压线进行改造、对老旧电网设施进行更换、对高低压开关柜进行改造,另外,还需要对10kV架空线路进行改造,同时也需要对电缆线路进行改造。开展老旧设备改造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线路的抗灾水平,强化电缆线路和配电站的防洪能力,以进一步增加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1.3优化网络项目工作
进行网络优化项目主要是对主干网架进行优化,以提高网络专供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供电的可靠性得到增强,进而可以对电网的改造项目进行顺利扩建,并促进新建项目的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进行优化网络项目工作的过程主要包括对网架以及供电的节点进行调整,并建设N-1联络网线等项目。
1.4提高工电网自动化能力
对配电自动化的主站以及子站进行建设和对配变终端以及站房进行改造等工作结束之后,就能够对配电网线路的自动化水平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以对电网信息化的建设需求进行满足,从而提高电网信息化的水平,并改善用户用电的质量。
2 10kv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方案
2.1合理组织建设改造施工
对于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过程,往往是一个任务繁多且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因此,如何科学组织建设改造施工至关重要。首先,施工前需要详细计算施工周期,同时把这个周期告诉施工线路的相关人员,并且询问施工线路周围人员,控制好停电地点和时间,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其次,要建设施工时所用的电缆道,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正式进行施工时,如果施工作业可以在有电的情况下安全进行,就不要进行停电作业,以减小损失。但是,如果需要停电的一些连续供电场所如学校等,要提前和学校说明情况,尽可能安排供电车进行供电。同时,要加快施工速度,尽快完成施工作业,以不影响这些场所的日常活动。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生命第一”的方针,加强技术培训,保证施工质量。
2.2电网的合理布局设置
为了保证城市居民的安全用电,提高城市电网的效率,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配电网布局。因为城镇人口较多,用电需求相对较大,所以在规划城镇配电网时,需要科学合理分析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分析配电网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的长度比和供电半径长度比,确定合理的参数。同时,应该综合不同电压等级内电网允许的功率损失率、允许供电半径给定等数据,推导出合理的电网长度值。选择能够提高用电设备实际利用率的设备,合理规划配电网的布局。
2.3大力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
供电公司在全面开展常规架空线路不停电作业能力基础上,严把停电计划审批关口,提高带电作业率,完成了带负荷增加线路耐张段和加装负荷开关等三、四类作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作业视频报备工作,首次开展三、四类作业。
2.4积极推进配网状态检修
开展城区重要线路以及全部一般线路的配电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按照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相关要求,对设备历史试验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完善设备状态评价参数,核对设备台账,现场拍照备案,对全部相关设备开展红外线测温、开关柜局放测试,并对全部结果进行了分析,应用生产管理系统配网状态检修管理模块评价设备。结合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制订了检修策略、状态检修计划及配网状态检修滚动计划,目前,核心区状态检修覆盖率100%。?
2.5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在迎来一场革命。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加装了许多数字智能装置。然后借助低周减载、故障录波、备自投等实现对变电站的自动调控。然后远程设备会将相关参数传递给调度中心,后者将直接承担起对变电站的管控责任。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带来了生产效率上的提升,进而减小了变电站的成本投入,同时还有助于电网科技水平的提高与管理能力的提升。配网自动化系统(DA)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其是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结合用户对用电的实际需求发展而来的。其以各种智能装置的逻辑配合为基础,实现故障线段和系统的科学分割,将故障影响区域缩减到最小,将停电的时间降到最低,继而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3 结语
配电网的升级改造还有较大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采用新技术以及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有效的改善线路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当中,不但要对施工的技术和要求有较为严格的把控,还需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严格的监管,从而促进配网建设得到较大的促进,进而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飞,郑中胜,夏磊,等.城市核心区域配电网架建设目标模型探讨[J].供用电,2018(3):1-6.
[2]孙艳茹.试析智能电网配电网自动化的改造策略[J].科技资讯,2018,12(17):111.
[3]赵晓琳.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分析[J].科技风,2020(16):194.
[4]胡小江.10kV配电网线路的建设与改造方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