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北门幼儿园 444200
摘要:笔者曾工作的过的农村幼儿园--远安县茅坪场镇中心幼儿园,从新建到做出特色,几年时间,收获很多,效果显著。幼儿园找准地方特色,以香菇文化和翟家岭文化两大本土文化为立足点,依托本土资源,借助省级课题《本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有效利用》,开展园本研修,课程开发,德育课程《小小香菇》、食育课程《自然体验》均获县优秀园本课程。我们意识到: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是形成并提升幼儿园办园特色、提高办园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本土文化、本土化、实践探索
目录: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教师核心教研力被唤醒
(一)教师本土化--以园内草根专家为引领,培养本土化人才
(二)资源本土化--以本土材料为目标,打造绿色自然园所
二、一石激起浪千层----园本研修彰显本土特色
(一)园本教研--本土文化+课程游戏化
(二)书香校园--绘本阅读+香菇阅读节
(三)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课程展示+特色活动
(四)社会体验:香菇文化+翟家岭
三、土之花别样红----课程课题打造特色品牌
(一)坚持本土课程,打造“小小香菇”德育课程
(二)坚持本土体验,提炼“自然体验”食育课程
(三)坚持本土自主,生成“翟家乐园”自主游戏乐园
(四)坚持本土浸泡,收获省级课题累累硕果
几年来,茅坪场镇中心幼儿园找准地方特色“本土文化”为立足点,在本土资源中找准切入点,以“香菇文化”和“翟家岭文化”两大文化阵地,打造香菇文化体验区和微型翟家岭游戏区,努力建构以乡土材料,本土文化为主要资源的园本课程,园所文化,提升核心教研能力,搭建教研、课题平台,打造农村特色幼儿园。在本土文化浸润到幼儿园每个角落中,种种惊喜也如春笋破土而出。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教师核心教研力被唤醒
(一)教师本土化--以园内草根专家为引领,培养本土化人才。
我园都是新招聘的青年教师,第一学历90%的都是中专学历,业务技能比较强,但理论知识比较薄弱,面对幼儿园的发展,我们只有自给自足,在园内培养草根人才。在园内把特长突出的教师专一培养,让她引领幼儿园其她教师,从而达到特长教师更专业,其她教师都提高的双赢局面。通过我们草根专家的培养,让老师更加有自信,找到自己的特长,确定发展目标,让我们感受到教师本土化带领的无穷效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二)资源本土化--以本土材料为目标,打造绿色自然园所。
各班级利用自然中低成本的材料打造高品质的班级环境,稻草、麻绳、松果、树枝、陶罐、竹子等装饰于各班环境中,让孩子在原生态的区域游戏中快乐游戏。在拥有1150平方米的绿化草坪上,我们利用香菇图形打造了涂鸦墙,废旧轮胎打造了攀爬墙,让苹果树跃跃欲试于围墙之上,及时评价孩子们的攀爬能力,搭建香菇棚,种植桂花树、紫薇、枇杷树、柿子树、柚子树,花果飘香,绿意满园。水果园果树就像翟家岭的古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翟家岭古村落,孩子们在古树下嬉戏,捉迷藏、观察果树的春夏秋冬,体验采摘水果乐趣,开展翟家小院,土锅土灶等游戏。
二、一石激起浪千层----园本研修彰显本土特色
(一)园本教研--本土文化+课程游戏化。在我园确定了以本土文化为抓手,以翟家岭文化、香菇文化为切入点,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的研讨,集中,分班,同领域讨论,让教研横向化、纵向化、深入化。在每周一的教研组会上,翟家岭、香菇已成为我们的关键词,教研组进行了“让本土文化走进区域活动、户外游戏”的研究,也取得了实效。班级、区域环境角涌现了本土风:各班区域角呈现一班一风格,大中小班分别以“翟家岭”“小香菇”“翟家岭古树群”为主题开展班级环创;户外区角环境将自然资源植到幼儿园:楼梯转角分别以、翟家红枫叶、翟家花海、翟家竹林、翟家荷塘为主题进行创作;楼梯横梁、吊饰分别以大自然的树为主题进行创作。
(二)书香校园--绘本阅读+香菇阅读节。让书香浸染校园是我们一致在做的:香菇绘本馆快乐阅读:我们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绘本馆,投放大量书籍,为孩子创造翟家岭小舞台,让孩子在阅读时尽情表演。六一香菇阅读节:开展了《远安县茅坪场镇首届香菇阅读节》系列活动:亲子制作书签展、《绘声绘色、童心飞扬》绘本剧大赛、最美翟家岭自创绘本比赛、香菇书香教师、香菇宝贝、香菇家庭评选。
(三)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课程展示+特色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与我们的课程相结合,开展家长助教,让我们的课堂不断充实,与生活相接,与本土相接。大班家长厨师出身,在我们的角色区《翟家小院》里真实演绎着农家乐的感觉,在《翟家小院》挥动锅铲,制作出了美味可口的家乡菜。中班家长是茅坪场镇香菇合作社大户,有着丰富的种植香菇经验,他给小朋友带来了《香香的香菇》,让孩子更生层小班让家长为孩子讲故事,获得好评。各班也展示了精彩的传统体育游戏,传承家乡文化。也展示了班级特色活动:小班的粘土、中班的折纸、大班的剪纸,让家长看到了我们的园本研究,幼儿园特色发展。
(四)社会体验:香菇文化+翟家岭。
我们根据开学课程,让孩子走进社区——香菇文化村,一起打扫社区卫生,让孩子文明之花在心中绽放。开展“我为幼儿园添一抹绿”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香菇乐亲子游园活动”、家长助教、走进敬老院、参观大自然香菇基地、“生态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我们开展“爱心1+1走进翟家岭活动”,让园精准扶贫幼儿享受到导师浓浓的关爱,感受翟家岭的美景,在美景中老师为幼儿讲绘本,与孩子一起游戏。
三、土之花别样红----课程课题打造特色品牌
(一)坚持本土课程,打造“小小香菇”德育课程。
我园结合地方特色“香菇文化”,农村留守幼儿较多,隔代教育等现状。打造本园的“小小香菇”园本课程,生成子课程--德育课程:年龄+文化=小小香菇。小小代表3-6岁幼儿,香菇代表茅坪浓郁的地方本土特色。2017年12月10我园德育课程“小小香菇”课程在远安县德育年会上被评为“优秀德育课程”,我们以家园共育、绘本阅读、区域活动为平台,开展多彩的常规课程和本土特色香菇体验课程。
常规课程:开学课程家长会---文明礼仪第一周、安全第二周、开学第四周家长会,评选香菇文明宝贝、平安伴我行、香菇手工,展示幼儿开学成长足迹;节日课程---三八妇女节“我爱妈妈”手工制作、清明节、端午节“包粽子传棕情”主题活动、中秋节、十一国庆节“我爱祖国妈妈”主题班会、元旦“走进绘本,爱上阅读”家长开放活动:专业绘本讲座+绘本展示课+亲子阅读+亲子手工。毕业课程--走进小学、幼小衔接、毕业典礼、我和香菇有个约会等活动,让孩子感受毕业季,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本土特色香菇体验课程:香菇体验区从搭棚到香菇入住香菇棚、观察种植香菇、给香菇筒注水、返袋、散袋、送袋料筒子进阴棚、摘香菇、品尝香菇美食、晒香菇、香菇手工等一系列活动,我们自主的生成了符合我园地方特色的香菇体验课程,我们将它渗透在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健康五大领域中,让幼儿探索香菇种植、了解香菇生长、品尝香菇美味主题活动。
(二)坚持本土体验,提炼“自然体验”食育课程。
在“小小香菇”园本课程中,我们提炼子课题“自然体验”食育课程,解决家长、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让幼儿吃的有营养,健康快乐成长。“自然”是指幼儿园环境自然,我们依托香菇大棚和翟家田园种植区,让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中了解食物的来源。“体验”主要是指幼儿在两大区中体验种植、采摘、品尝香菇、蔬菜、瓜果的乐趣,了解香菇、植物的成长,分享制作美食的快乐。
2018年5月,我园申报的“自然体验”食育课程在后勤年会上被评为“远安县优秀后勤课程”,并在年会上进行优秀园所经验分享。我们想通过食育课程的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开发幼儿观察、探索的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自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三)坚持本土自主,生成“翟家乐园”自主游戏乐园。
我园利用家乡的本土文化资源——翟家岭,通过教研研讨、实地查看、谈话调查等,最终确定创设出“翟家乐园”户外自主游戏区。我们一是将自然资源迁移,打造共有12个游戏区:“翟家农贸市场”、“翟家建筑地”、“翟家小院”、“翟家荷塘”、“翟家露营地”、“翟家磨坊”、“翟家果园真人CS”、“翟家大灶台”“翟家田园”“翟家果园”“翟家民间手工坊”“翟家沙水乐园”。将翟家岭的热闹场景搬到幼儿园。二是开展丰富的本土特色游戏活动。本土亲子游戏:2017香菇乐亲子运动会、2018香菇亲子游园、2019“彩绘风筝、童年不同样”活动。本土区域游戏:一班一特色、一班一主题,幼儿分区协作,将游戏主权还给幼儿,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本土材料,如麦秆,整理后放在益智区中,既可以当作游戏棒来玩,也可以在生活区中,引导孩子用麦秆编织简单的动物造型。
(四)坚持本土浸泡,收获省级课题累累硕果。
2017年11月8日,成功申报省级课题《本土文化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有效应用》,课题以园长为主持人,全体教职工及幼儿为研究对象,潜心研究三年,以“主题之花”活动(即:环创之花、课程之花、游戏之花、成果之花)为研究核心,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措施有效,最终将研究成果逐步成为园所文化的奠基石。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通过3年来不断进取,积极探索的课题研究,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本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 》科研课题过程性资料集、《本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 》论文集、《本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 》教案集一册集等等。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本土文化恰似一缕春风,让我园教研之花,花开别样红,芬芳迷人。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凝聚力、教育情怀、青春热血去浇灌茅坪土地上那朵、别样的幼教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