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阅读与活动,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高中语文主题活动式写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李玲芳
[导读] 主题活动写作尝试将主题式学习与活动课程两种课程体系融合,构建新的写作课程范式。
        李玲芳
        东莞市石龙中学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内容摘要:主题活动写作尝试将主题式学习与活动课程两种课程体系融合,构建新的写作课程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解决高中作文写作中出现的“少”、“慢”、“差”、“费”的弊端,实现高效写作。主题活动写作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促进了写作主体的主动建构,突破传统的封闭静止的写作课堂,实现“全过程”写作,契合粤教版的教材编写理念。
关键词:主题活动式写作、阅读活动写作、写作过程、写作主体
    一、对当前作文教学的些许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有相当一批老师是没有作文教学的。我们的作文教学普遍问题是老师的教学大多着眼和用力于两端,教的大多是知识,是结论,没有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靠自我修炼开启内心之门的过程,如何开启这座内心之门?作文教学怎样才能把写作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呢?
        笔者认为开展主题活动式写作是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它让学生以真实真切的社会生活体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最大可能地发掘写作的资源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自我整合,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写作的任务的过程。同时又因为主题活动式写作有一定的主题的引导,也就避免一般性活动式作文的放羊式的散漫。真实、丰厚、开放、引导是主题活动式作文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二、主题活动式写作的具体实施过程
        下面是笔者的一次以“最美不过家乡——关注家乡之美”为主题的活动式写作实践与思考,呈现出来,请大家指正。
        【活动主题】最美不过家乡——关注家乡之美
        【活动导语】说起中国的桂林山水、阳光充足的地中海、文化名邦佛罗伦萨、温泉疗养地汤山、宗教朝拜目标麦加等等,我们内心充满向往和期待,但我们为什么要吝啬自己的眼光,不愿意将目光平视,关注我们美丽的家乡呢?去关注家乡的一山一水,去关注那最淳朴的乡邻,去感受她过去的沧桑和现在的美好,在她的一颦一笑间去感受一份浓浓的乡情,去体会人间美好的情感,去讲述一个意蕴悠长的故事。
        【活动途径】
        (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确定写作主题:
        1、乡亲如歌
        一个地方之所以让我们难忘,往往都是因为那儿的人。在你的家乡里又有哪个人最让你难忘,是儿时调皮的伙伴,是疼爱你的长辈,是纯朴的乡邻,还是那个玩杂耍的老头,亦或是那个匆匆而过的路人甲,亦或是留守儿童,亦或是其他?他深深打动你的是他的那份天真无邪与世无争,是他身上透出的那份特有的人生智慧、人格魅力,是他那份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纯朴的爱,是他丰富的人生阅历还是其他?你们之间或者在他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中你又得到了怎样的人生体验和感受?
        2、沧桑变迁
        一个地方之所以可以凝聚起这么多骨肉相连的人,一个地方之所以能被这么多人魂牵梦绕,一个地方之所以能扎下这么多人的灵魂之根,它肯定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沉淀那份凝聚力。那么你的家乡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当中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从中你又有怎样的收获?
        3、家乡风貌
        ①自然美景
        我们常说“月是故乡明”,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美景,它们又“明”在哪呢?是家乡的春风秋雨、翠峰绿水,一望无际的麦田?是农夫脸上满足的汗水,灿烂的笑容,农舍傍晚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是一场小雨,一抹朝霞,几声蝉鸣蛙叫,那条田间的小道···你心目中的这些景物它又有哪些独特的韵味?它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视觉的享受和心中的无限遐想?
        ②独特建筑
        家乡总会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

大到祠堂,塔或桥,小到一块碑,它们的来历如何,在他们的背后又蕴含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
        ③风俗民情
        在你的家乡,有哪些特有的风俗习惯、手工艺品、特色小吃、民间活动等?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具体形式是怎样的?
        4、家乡趣事
        捉虫挖菜梦醉草野,戏水摸鱼笑洒河沿。相信小时候的你在家乡肯定干过不少这样的趣事吧?在你的家乡里还发生了哪些趣事呢?那就拿出来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分享下吧,让大家一起来感受下那时的快乐。
        (二)、活动安排
        1、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成立“记者组”,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进行小组活动方案设计,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的活动方式,确立交谈、观察的对象,并做好记录。
        2、条件许可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回到自己的家乡,做好观察、拍照、记录工作,多角度深入理解写作对象,及时公布自己的观察现象和故事,资源共享。
        3、小组对上面活动中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分析;对活动中遇到的疑问、困惑进行讨论;对相关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结论,并提出建议,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精神。
        4、每个小组都能独立活动,但同组成员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由一个人执笔,集体创作,总之,交流时,一个小组要展示一件作品。
        5、最后,成果的展示中,教师引领与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观赏、提升对活动的认识,积累生活知识,增进对现状的认知的同时,帮助学生积淀正确的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活动成果展示
芝麻酥糖(节选)
        每逢过年过节回到家乡,伴着一阵阵炒芝麻的想起,总能看见婆婆忙碌的身影。我总爱一直粘在婆婆的身边,看着她一步一步地做酥糖。婆婆最拿手的便是芝麻酥糖,以白芝麻和黑芝麻为主原料。婆婆总爱笑呵呵地说:“多吃芝麻呀。身体长的特棒,这芝麻的营养价值可高啦。”要开始做芝麻酥糖了,首先婆婆将芝麻慢慢地冲洗干净,然后将清洗干净的芝麻入锅中反复炒制,炒至芝麻发出阵阵香气,直到它散发出金黄的色泽即可。婆婆将炒好的芝麻盛上,待其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步。闻者阵阵芝麻香味的我早已按耐不住了,趁婆婆稍一不留心,迅速从盆子抓起一把芝麻便往嘴里扔,然后便心满意足地嚼着嘴里的芝麻糖,一阵芝麻香味从口口扩散开来,让人回味无穷。
        (三)、教师引导学生点评总结
        关注生活,要有一个审美取向与特有的心境,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是鲜活的,富有生气与个性魅力的美丽风景,把自己的那一份独特而有深度的生活感受表达出来,我们也可以制造出鲜活的,富有生气与个性魅力的美丽风景。
        (四)、授课反思
        1、引领学生感悟家乡的平凡而独特的美,美是由一个个镜头组合而成,写作可以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对真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可以激励他们去捕捉生活中平凡的伟大,去热爱自然、热爱他人、热爱人生,去感悟那一处处平凡的美丽。
        2、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这次活动中,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学生自发成立“记者组”,大家轮流“值勤”,对于大家收集的优秀资料和写出的优秀文章,可以通过黑板报展示出来,或者送交广播电台,供学校选播。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督促,促使他们思考生活和沉淀生活中美好的情感,自觉地养成了一双锐眼,及时准备的抓住这些闪光点,使之成为写作素材。
        三、结语
        陈佳民教授认为:“目前,由于长期受到必须短时封闭完成短文的应试作文的影响,许多学校的写作教学过于忽视了文章内容(材料和观点),过于忽视观察、体验、采访、调查、阅读、点击、搜素、发现、积累等基础功夫。”主题活动写作聚焦于前阶段写作,打破传统封闭静止的课堂作文训练,以活动为主线,以阅读探究带动活动,丰富外在信息刺激,设置真实情境,塑造具有充分内驱力和实践力的写作主体,让写作成为主体通过价值判断确立自我的过程,让写作成为主体积极建构的动态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了从“学”的角度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元融合的“全过程”写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