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丽
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第一初级中学 462500
摘要:随着时代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材也实现了不断地改进。当前应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教育,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递,也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引导,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部编版教材如何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立德树人教育;有效途径;方法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基本目标,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在各科教师对部编版教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认识到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
一、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递,很少主动发掘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因此,在进行各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本学科的主要内容,对其中涉及到的德育知识进行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优秀的品质。在“学习至上”的传统理念下,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才会获得正面评价,对于品德和行为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熏陶,能够主动吸收优秀的知识和文化,使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阶段也是塑造学生品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行为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进行改进,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考习惯,主动遵守社会制度,能够在未来发展中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二、如何在部编教材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
1.结合学生发展,明确教学目标
立德树人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求入手来开展教学。这一点在部编版教材中也有明确的体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结合部编版教材开展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学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时候,部编版教材对于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学生能够从本单元的学习中,感受到童年的天真和快乐。我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时候,认为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感受鲁迅童年生活的快乐,让学生能够对大自然的生活产生热爱,并且学习鲁迅追求新鲜知识的良好品质。按照这样的教学目标,我开展了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非常敬佩鲁迅,希望自己也能够和鲁迅一样,永远对新知保持热情,能够主动对新鲜事物进行吸收,具备求知、求新的品质。
2.注重价值引导,塑造完善人格
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引导,对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的基本思想,让学生能够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就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良好的发展,拥有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
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部编版教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使学生在充实自己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
例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当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对社会规则进行遵守,我向学生列举了一个因意外引发的“惨案”:小区中张贴了告示,让大家不能够从窗户投掷物品,但是有的居民并没有重视这个告示。有一天,一个妈妈抱着她六个月的孩子正在楼下玩,突然楼上扔出一个矿泉水瓶子,正好砸在了这个孩子的头上。经过抢救,孩子虽然苏醒,但是已经造成了永久性损伤。扔矿泉水瓶子的人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付出了代价。学生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守社会中的规则,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害。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学生的思想境界将实现提升,能够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才。
3.列举生活案例,树立身边榜样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也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如果他接触的同学、教师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学生也会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现学生身边的案例,塑造生活中的榜样,使学生能够向榜样进行学习、靠拢,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当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时候,学生认识到,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有实践探究的科学意识,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积极地对知识进行实践。我告诉学生,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就是一个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当他在学习了与植物相关的知识之后,经常在课后深入到大自然中,探寻植物的秘密,将自己从教材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了对知识的更深一步的理解,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分享了学习委员的案例之后,学生对他产生了钦佩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够将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到日常学习中,成为一个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人,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为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榜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4.组织德育活动,实践提升境界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与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仅仅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将无法将其转换成为自己的养分,也无法实现学生思想品质上的发展。因此,当学生在部编版教材中学习到了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中进行实践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学习历史学科的时候,当学习《正面战场的抗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我国那段历史进行透彻的了解,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壮烈奉献,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我将学生带领到烈士纪念馆,让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故事进行聆听,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对革命先烈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并且为了能够不辜负革命先烈的牺牲,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参观完烈士纪念馆之后,很多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幸福是因为有祖国在保护我们,才能够让我们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中进行学习,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感激之情,让革命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通过组织德育活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精神上受到震撼,产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
总之,立德树人是时代教育的必然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学生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来说,立德树人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并不断地唤醒他们的内心情感。因此,在采用部编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时候,各科教师应深入对部编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索,对其内涵进行提炼,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立德树人教育,带领学生从理论走入到实践中,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实现思想品德的发展,从根本上来推动初中教育目标的顺利落实和实现。
参考文献:
[1]付细霞. 让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指挥棒[N]. 湖南日报,2018-12-2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