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平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青镇寨山中心小学校
摘要:对于一所小学来说,管理既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学校管理的内容、形式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也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走向。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前进,特色化成为小学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学校管理者需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当地的资源,制定出符合学校特点、地域特点的发展规划,运用本地区的优势,增强学校管理质量,推动学校的前进发展。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本地资源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考虑学校内部的情况,还要关注学校所处地区的外部因素,比如地理位置、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只有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才能摆脱同质化、模板化发展的困境,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学校文化,让本地资源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管理者要树立“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理念,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依据学校与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校管理措施,以提升小学的管理水平。
一、创新理念引领,探寻特色道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知识型”人才逐渐落后,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在这一趋势下,校本化、特色化成为我国学校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途径。学校应当更新自身的发展理念,改变过去以分数、成绩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结合本土资源,探索特色化的学校发展道路。因此,小学管理者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色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来彰显学校的发展特色,将本地特色文化与统一化的教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例如劳动技术教育,曾经是苍溪教育的一个符号,苍溪在教育与劳动生产的结合上有着大量成功的经验,曾被授予“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然而,由于经济效益、应试教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苍溪县劳动技术教育的比重逐渐降低,很多家长只希望让孩子升学,走进城市,而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却在不断减少。劳动技术教育既是苍溪教育的一个特色,也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管理者应当充分运用苍溪地区在劳动技术教育上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将其融入到小学教育中去,实现教育管理的特色化发展。
二、立足本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在校本管理的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管理者应当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积极引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苍溪县当地特有的生态、经济、文化、历史等资源,都是学校构建自身特色课程的财富。课程是一所学校的基本要素,体现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以及学校的文化内涵。所以管理者要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掘本地特有的资源,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推动学校的特色建设。例如,以苍溪县地区的唤马剪纸为例,唤马剪纸有1700余年的发展历史,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又有南方剪纸的典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本地的民俗文化。管理者可带领学校教师,围绕唤马剪纸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参与、操作的过程当中,深入了解本地的剪纸文化。
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可以在课程中融入根雕、泥塑、苍溪盘歌等艺术活动,把本地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当中,可以形成独立的选修课程,也可以根据其特点,将其融入到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课程中去,让学生从小学习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既能够充分运用本地资源,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又可以借助学校平台,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
三、加强教师培训,增强专业能力
教师既是一线的教育教学人员,也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管理者必须要重视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首先,要组织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集中学习解读,明确新课程中的理念以及对于学生发展的要求,更新教师的专业结构,从而使他们在本土资源发掘、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实施教育教学的时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其次,要拓展教育改革、管理改革的渠道,可邀请相关领域的教授,走进学校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考察,提出专业指导意见,或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习其他学校在本地资源开发与转化上的经验。最后,要强化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申报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特色发展、本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到民间采风,掌握关于本地历史文化的一手信息,切实了解苍溪县的民风民俗,深化教师对当地发展情况的认知,通过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人本理念,优化管理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成为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理念。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将学生放在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一方面,要优化教师管理机制,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基础,因此,管理者要提高对教师的关注程度,了解教师的诉求,提升其薪资待遇,为教师的生活提供保障,从而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经常性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并鼓励教师针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实践性、开放性的学校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苍溪县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永宁火龙、苍溪灯戏、东青牛灯、云峰锣鼓等,管理者要积极组织学生观赏、参与这些活动,学习本地艺术文化知识与技术,以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文化知识、审美能力、历史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校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质量关乎教学的效果与学校的整体建设。而为了避免同质化发展,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管理者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充分运用学校所在地区的独特资源,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形成特色化的发展理念,开发符合地域特点的校本课程,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充分运用本地的特色资源,推动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浩.探究"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J].中外交流,2018,(51):123.
[2]邢显端.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创新途径探讨[J].中外交流,2018,(52):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