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魏万红
[导读]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魏万红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齐昌小学 514500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年龄尚小的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将影响着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认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
一、降低要求,循序渐进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要求之一,但是由于很多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对其中提倡的要求只是背背而已,并没有引起感情的共鸣。针对这种现象,每当新接一个班级,我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第一周周末我会留给学生这样的作业:利用星期日休息的机会,跟你爸爸或妈妈一起干点儿活,只干他们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把感受写成日记并在班上交流。日记交上来了,虽然学生们的文章略显稚嫩,但那字里行间流露出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此后,我循序渐进,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要求做的尽量变成实践机会让学生去体会,让这些要求变成他们内心深处的自觉行为,而不仅仅停留在能够背诵上,这样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讲究方法,因势利导
                在班主任的眼里,任何事都就应是教育素材,而教育方法的选取将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单纯的批评说教,似乎也进行了教育,但有时事例分析法,则能够在学生感知事物的现象,透析事物的本质时,让他们的灵魂深外受到震动,从而使教育落到实处,产生最大的效果。记得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拿着课本来到教室,只见教室门口横着一把扫帚,我有点生气,站在一边冷眼观看。第一个学生迈过去,第二个学生迈过去,第三个学生无意中踢了一下,也迈了过去,后面的学生陆续地迈了过去。面对此景,我的火气逐渐上涌,先捡起扫帚,接着在班上发了一顿火,从班干部到值日生全受到了批评。结果这节课不仅我自己没有讲好,学生们也听得无精打采,有的学生甚至以陌生的目光盯着我。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手翻看杂志时忽然发现了一则《小善不为,误大事》的文章。

文章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某大公司招聘职员,应聘者很多,许多人都想着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谁也没有注意到门口正中的一个废纸团,他们跨过来回答问题,迈过去等候佳音。有一个小伙子进来时看了一眼废纸团,回答完问题转身走时弯腰捡起它。正当他四处找废纸篓时,主考官提醒他,打开纸团看一下资料,他打开一看,正是一张录取通知单。看了这个故事,我灵机一动,何不以此教育学生呢?于是在第二天的班会上,我首先向学生承认了自己在班上发火的不恰当,然后又心平气和地读了这个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录取通知书就在每个人的脚下,为什么前面的几个人没有捡起来?从学生的发言中,我归纳出:人的综合素养是靠平时的“小节”积累起来的。如果一个人在小事上都能认真对待,那么,能够肯定他一定能够做好工作。平时注重做好事,并非仅仅为了别人,关键的时候,受益的还是自己。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的名言展开了进一步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训练注意力,持之以恒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从激发兴趣入手,努力把课堂教“活”;针对课堂上不会倾听的学生,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醒学生注意,或者走下讲台,用稍停法、注视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训练过程中,我和同学们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让各种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检查中、纠正中加以巩固,让大家的好习惯自然养成。
四、适当惩罚,恰到好处
    在养成教育中,适当的惩罚会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深刻反省自己,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教育者如果熟视无睹,放任不管,就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违反纪律,或认为即使违反了,教师也不敢处理,久而久之,待你非处理不可时,再去批评惩罚,他们就极可能不接受你的处理。我在班上有一个规定:如果有学生在校园或教室里乱扔纸屑和垃圾,被值日生发现,除了将该生进行批评教育外,我给其加一点惩罚——当一天的小义工,如组织其利用课余时间,巡查校园、教室环境,及时捡起发现的杂物,或暂时行使值日生的权利,监督校园不文明现象等。其实学生不可避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在正面教育引导的基础上,施以适当的并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让学生为自己行为负责,也着实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教育中才能养成。只要我们老师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从细节开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