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雁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城西湖乡文广站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甚至部分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人情在发展中中断和夭折。这一问题逐渐被当前社会各界所关注,且基于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以及不同模块的特色文化内容,设计了不同的补救措施与治理方法,旨在有效的维护特色文化的发展,保障群众文化的延续效能,实现群众文化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能够得到有效的建设与提升。作为中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直接反映了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作为建立舞蹈文化的基础,创造力也会影响舞蹈欣赏的质量。本文根据群众文化深层建设的现状,阐述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创新的基础上完成好对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对策。
关键字:群众文化;基层建设;舞蹈创作;应用方法
任何建设都需要大量投资,群众文化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基础群众文化的内部建设需要不断地加强才能体现其文化的特征,而且必须增加投资以使其能够满足各种需求。如今,尽管文化和娱乐已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反映与体现文化的对象尚未建成。因此很多农民群众基本上依靠打牌、下棋等来获得生活的乐趣。群众基础文化的建设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深层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进而导致无法完全满足建设的需求,从而导致文化设施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精神需求。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个障碍,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力非常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文化素养的人员数量不足,且没有明显的特点吸引人员的参加。第二是团队成员的素质较低,这意味着当前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发展性较弱。进而不能满足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创作意识
在对基础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宣传的时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群众对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这样,可以确保在后期的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舞蹈文化作为群众基础文化的核心部分进行开发与利用,继而有效指导创作者和实施者对其产生一个全新的理解与认识。在创这种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意识与创作能力,并且要在团队合作的前提下对其展开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以此为法,能够让群众舞蹈以及文化建设和发展得到一个全新的建设。
例如:在对其进行宣传的时候,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如,可以通过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素养的建设标准对其进行宣传。或者也可以结合网络途径对其进行群众文化的宣传与建设。这样,广大群众在不断了解与认识的过程中会对其产生一种“学习”的态度,而在这一态度的牵动下,广大群众便可以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文化建设与创作中。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在对舞蹈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与专业的创作人员,而是要在群众当中寻找答案,因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群众的智慧也是值得肯定的。舞蹈艺术的精神在于赢得世人的喜爱,体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综合当前较为流行的民族舞、原生态舞蹈等与地方群众文化进行融合,对广大群众展开培养和引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体现舞蹈创作和舞蹈创新的时代性与实用性,还可以让广大群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开展中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二、培养专业人才,打造创作团队
在对舞蹈文化进行创设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相关人才的重点培养。这样,可以让群众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而且在这一组织模式下,群众文化的建设速度与发展效率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与进步。另外,在对专业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舞蹈素养的提升,进而使其明白在创设舞蹈的过程中需要秉承着怎么样的实现与理念,如何体现以群众为基础的创设环境和创设氛围。再者,如何为其打造一个具有鲜明人文特点的舞蹈内容。
例如:在对其进行创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挑选一些有着高度专业素养的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广大群众的意见与进行创设。随后,再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一个富有时代化气息以及人文特色的舞蹈内容。基于此,还可以在创作团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与研究。如,在创设一些反应当地居民的生活特色以及文化特点的舞蹈时,对于服装的要求都比较高。在此,创设团队还需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经济压力,进而多鼓励群众通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法对其进行设计。这样,会在无形中增加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而且可以让群众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文化氛围带给自己精神上的帮助与心灵上的安慰。与此同时,通过文化督导工作的开展能够对群众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与保持做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基于群众文化的发展脉络对其进行政府督导力度的提升,借此突出群众文化的规范化发展路径与发展效能。在此,群众文化能够在政府督导督办的环境中得到妥善的建设与持续性的发展。
三、重视表达手法,贴近实际生活
在很多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日常生活的素材都比较青睐。在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内容对其进行舞蹈的创设与编排,而且在选题的过程中也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对其进行研究和思考。这样,可以让广大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鲜感,同时能使其在深入体会的环境中提出更好地创作意见。
例如:在当今社会,“正能量”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词汇,而且,在党中央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重点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当前的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都过上了更好地生活。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场“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我党担当”的舞蹈。在这一舞蹈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比较著名的事件对其进行研究和考察。如,可根据“脱贫致富,攻坚奔小康”这一内容做出延伸和分析。在此,我们可以以当地的脱贫工作为舞蹈创设的背景,对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将之融合起来,以舞蹈的形式体现艺术的美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在此,首先需要群众具备适应性的表现状态。因为当前群众对于舞蹈知识与概念认识参差不齐,甚至部分群众对舞蹈只是单纯的喜爱,并没有丝毫的基本功。所以,我们在开展培训的时候需要从零开始对群众进行培养,并且要在其中着重体现舞蹈技能与舞蹈动作的教学。其次需要群众适应舞蹈教学的现状。舞蹈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形式丰富多样。而且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群众还可以感受到来自于舞蹈的力量与魅力。因此,我们在培养群众舞蹈学习能力的时候,需要做到通过专业模式来进行生活化的培养,以此提高群众对于舞蹈教学的适应性。在此原则基础上,我们再对群众进行相应的组合练习、配对联系、个人练习以及群体练习等,便可让群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强化相关技能。
综上所述,传统模式下的群众文化建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全新的文化建设方法,对群众文化做有效的规划与处理,使其符合当前的时代发展特征,融合时代发展的元素,实现对群众文化的有效延续与传承。舞蹈文化作为基础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创新,这样才能有利于正确指导群众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基本需求,从而逐渐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群众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娟.分析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的建设[J/OL].黄河之声,2019(22):141-142[2020-02-09].
[2]姚瑶.关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几点思考[J].品位经典,2019(12):16-17.
[3]邓汤俊妮.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研究[J].北方音乐,2020(23):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