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薇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四庄中心完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这门课程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突出,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病也逐渐出现,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对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师应负责教学方法,以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笔者仔细探讨新课改的需求,从多方面探讨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在需求上需要改革,发挥了最高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语文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创新,探索新兴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重视多样性、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应用,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好。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讨论,希望能为更多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实施兴趣教育,使学生有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缺点,重视兴趣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有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知识学习。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时,教师在深入挖掘本文的中心思想,探索小学生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有趣的教学设计并将其纳入课堂。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关于地球的视频、图像资源,重点搜索地球的独特性、资源稀缺性、坏的人类活动使地球资源紧张等内容。收集这些资源后,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一定的整理并列入教材。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说明本文的相关知识之前,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开教材,向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源。与简单的教学语言课程相比,信息技术显示的视频、图像资源更加形象生动,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眼睛集中到教师所显示的资源上,让学生融入具体的情况,了解地球的独特性,感觉到不利的人类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性。当学生对地球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可以趁机让学生读《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学生读完后再向学生说明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以积极的态度阅读文章,认真听取教师的说明,能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
二、引导学生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本质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时,教师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研究本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本文提到的关键词“钓鱼”,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钓鱼过程,探讨钓鱼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对今后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而且,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样的文章讲述什么样的故事的问题,使学生阅读本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积极探讨本文提出的基本内容。学生进行文章的初读和探索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篇文章中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主人公得到了什么样的提示等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二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过程中,教师尽量降低学生阅读的速度,使学生更好地探索本文提出的深层语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步自主地阅读和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协助学生队伍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团体合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要求学生以团体为单位学习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探索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这篇文章所具有的故事情况丰富、角色多样化的特征,根据这个特征引导学生进行群体合作,使学生能够进行群体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具体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根据本文中所涉及的人物角色人数,分成相同数量的组。分组后,教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文章内容组织课程,用角色扮演来表现。对学生来说,角色扮演类似于经常玩的家庭游戏,学生应该能以积极的姿势角色扮演。在全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组成课堂,演出课堂,进行积极的沟通,学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的作用有效地提高。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合理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也要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凡卡》这篇文章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本文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感情和思维激励。在具体的课程中,教师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悲惨境遇后,使学生能够给其写信,让学生能够用信写出想要对其说的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接受思考能力的训练,积极思考,更好地把握信件的方式,有效地锻炼写作能力。教授《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进游戏,在游戏中向学生讲述事物和现象,使学生能够用声音表达出这种事物和现象发生的声音,在游戏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有创造性思维。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启示,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开展多元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一般来说,小学生喜欢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
例如,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可以围绕阅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中,教师探索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形式多样的课外书籍,使学生能够从这些课外书籍中选择一本阅读。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写自己的笔记,让学生能够记录自己读过的美丽的语言,使学生能够随时写自己的读后感,通过学生读书能够获得很多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创作比赛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能够给学生讲写文章的主题,指导学生根据主题写文章,使学生能够尽量使自己写的文章具有创新的特征。当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热情,适当地为这项活动提供奖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交流,积极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师承担语文教师的角色,关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根本,采用多种兴趣、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优质,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鑫君.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
[2]张亚坤.浅谈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程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