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学教育细水长流   ——语文小班化精准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夏晓珺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迁徙,经济发展局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分布情况。
        夏晓珺
        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岩后小学 321308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迁徙,经济发展局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分布情况。学校教育处于社会文明进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知识爆炸,知识快速飞展,科技发展飞速的时代,迫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革新教育模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育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各学科之间互不联系,这样的封闭式的教学,是否还符合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否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自然小班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自然小班化教学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应运而生。自然小班化教学今天要和精准化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也绝非易事,需要大家继续探索研究。写作教学一直是老师们最头疼的,但是如果是小班化又是精准、准确、到位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会不会很好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班化;精准;习作教学
        精准教学可以是老师的精准备课,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精准评价,也可以是精准作业,还可以是学生的精准回答等等,这些都是精准教学的内容。山区小学比任何学校都有精准教学的优势,因为山区小学学生少,一个班只有二十来个学生,可以说是天然的小班化,在教学上都可以面面俱到。下面就谈谈山区小学怎样把精准教学运用到语文写作上。
        一、精准构建课程,启发精准思维
        山区小学虽然学生不多,但是每个小学生都有胸中的积蓄,都有沉淀的记忆,写作思维不会少。以前“作文到手,无从下手”或千篇一律,作文流水账,重要原因是不懂方法,更不会和生活相互联系,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教师可以构建精准课程,让孩子们启发思维,拓宽思路,创设作文情境,唤起经验,通过回忆联想,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就以《我的梦想》为例说明,我觉得这个命题从低年级可以写到高年级。
        例如上四年级《我的梦想》,就可以安排三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
        1、你的理想是什么?
        2、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3、那以后打算怎么做?
        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思维训练,孩子们有重点,就不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二、精准习作知识,强化习作指导
        (一)训练想象力,鼓励个性表达
        作文赏析重在欣赏创意表达,既让写的人倍受鼓舞,激发创作热情,又让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营造创新氛围。六年级学生的周记,就可以以自由习作创意表达为主来训练。
        到了六年级,我们可以把《我的梦想》变成《我的理想》,这篇作文孩子们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有的想当游戏主播,有的想当厨师,有的想成为一名网红……但在孩子们踊跃发言的时候,教师又要抓住重点,精准指导,例如一个学生说“我长大相当游戏主播”,那就知道这个孩子肯定很喜欢玩游戏,那就要适时指导“老师觉得这个想法很棒哦!但是现在是学习最重要,只有好好学习了,以后你的梦想才能实现呢!加油哟!”孩子听完连连点头,还自言自语地说:“那是肯定的,我接下来就要努力了。”老师又及时补上:“怎么努力?”孩子就开始发挥想象力,开始思考了。其实,平时教学中精准的指导更实效。
        (二)激发精准情感,尊重个体体验,让“自由舞蹈”洋溢个性自由
        1、开放写作内容
        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应该拘泥于书本,而应当面向生活。我们老师在指导完成文本的习作的同时,应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内容不要只看书本,我们更应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只要符合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就可以。作文本来就是自己想说什么就写什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2、开放情感抒发
        每个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就是对同一件事、同一种物、同一处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强加给学生诸如“中心明确、立意深刻”之类的要求,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我们不该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语言,否则会束缚孩子的天性,抹杀孩子的童真。
        3、开放表现形式。
        目前,我们的习作教学,格式化还比较严重,我们习惯把各种鲜活的思想感情套在千人一面的形式里,压抑了孩子的创新思维。比如写“爱”,就一定是妈妈的爱;写事,就一定是好事,坏事都不允许写出来。其实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去正确地表达,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顺应学生天性,引导学生力求构思的“别出心裁”。
        三、开展合作学习,努力做到课外知识的精准衔接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素材,积累大量的词句,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丰富情感,丰富内涵。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和积累的习惯,让学生习作时有大量生动的语言涌向笔端。
        具体做法:
        (1)低年级,每日15分钟阅读,亲子共读逐步放手学生自读注音读物,家长填写阅读记录表;二年级开始,每周积累五个好词,两个佳句。
        (2)中年级,每日半小时阅读,每周积累五个好词,五个佳句,两个佳段。(3)高年级,每日一小时阅读,每周积累五个好词,五个佳句,五个佳段,可写读书心得,多者不限,学生自填阅读记录表。
        (3)通过实验,这种做法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大有帮助。但是,课外的知识或者阅读的文本需要精准选择,让孩子们选择有益的书籍去积累,例如言情小说、当下流行的科幻漫画等,真不适合,孩子们看这些书籍,无法做到精准。我想,精准衔接有利于学生在习作中更好地积累和运用。
        四、习作后,教师的精准评价
        过去的作文评价都由老师指导,所有的过程都是先改错再修改作文然后再写。我觉得教师必须淡化传统评价功能,加强改进与激励功能,实施开放性、多元性与创新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
        引导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的自我检查、反思、改正。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性。学生的自我评价都比较随意,所以学生自我评价也需要精准评价,可以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怎么制定呢?我们可以将习作的目标分解为几个层次或者明确几个要求,教师在黑板上就提前出示,然后让学生以此为评价的依据。
        注重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必面面俱到,精准评价即可,可以挑选一两个侧重点进行重点评价或专项评价。比如一次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先评议习作的开头结尾,有没有点题,然后评议内容有没有写到心爱之物的特点,再评议结构的安排,比如有没有详略得当......因为是五年级的作文,所以在写作手法的运用,结构的编排等方面,教师都要有一定的要求。
        邀请家长评价──邀请家长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但是在山区却有点难。但是教师也可以一步一步培养家长对习作的评价习惯。教师可以事前给出一些标准,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习作进行评价,家长对评价孩子的习作兴趣浓厚,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便于对症下药,强化辅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山区学校就是天然的小班化,教师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准指导,精准评价,让课堂更精准有效。习作中,质朴仍然是最重要的,希望山区的孩子虽然不多,但是在大时代的引领下,在老师的不断探索努力之下,准化的课堂能帮助孩子们学习更多有效的知识,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丽.实施小班化教学,落实精准化目标[J].语文天地,2019(29):71-72.
        [2]孙海琴.培养写作意识精准写作教学[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9(01):3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