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伟
四川省广安花桥中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在新时代,学校扩大了权力和职能的行使范围,因此,教师的责任逐渐增加,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发展德育的几种策略,关键词:中学德育;开展策略;学生管理
德育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时代的背景,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的放大,班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复杂,管理任务也很多,如何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成为了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讨论几个方面。
一、建设信息平台,完善网教功能
学校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榜样领导作用,以强化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符合现代发展的道德观念体系,这就需要能够强化校园教育平台的持续性建设,不断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在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加强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相对应的指导,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其次,学校还可以结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工作团队网络,传播正能量,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社会和家庭道德教育的作用。
二、强化课程管理,落实课程实质
实践证明,只有在有有充分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学生才能集中精力,并通过认真完成每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律行为的习惯。音乐,体育以及美术课等应在规定的教室里进行,学科老师应事先组织学生,在改变教育环境时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在课堂结束后有秩序地布置相关作业。在体育课上,户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注意所有环节,从离开教室到在操场上聚会,包括课堂的各个部分。不得进行过于散漫的培训,以确保将所有学生活动都包括在教育计划中,从而促进学生的自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能力。班长将根据学校和班级管理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照顾学生,并确保学生从事积极的教学活动,并在操场上适当地进行游戏和活动。得到指导,使学生在身心上与学习分开。适度的放松,可以有效地锻炼头脑。通过将每一门课程都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价值,以此可以实现学生在现阶段下自身德育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群体,加强心理建设
平等是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的前提,而真诚是打开心灵的关键。老师们以诚实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适时地与老师交流。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交谈,并以内心深处的方式进一步触动他们的情感。
通过与学生的衷心交谈,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减轻学生的负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不应急于去批评他们,教师必须通过沟通,全心全意和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不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阴影。当学生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上学时,对家人和父母的依赖和依恋很容易导致心理缺失,并需要情感上的补偿。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像父母一样,以真诚的爱心照顾他们。如果真诚地走入学生中间并理解他们的想法,自己会感到满足,因此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学习中感到自在。接受教师的教导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心理学理论指出,随着身心发展的成熟,所有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如果获得认可,他们会感到真诚的喜悦并激发对发展的热情。例如,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但在运动中非常活跃。由于在全校体操比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从那时起,这名学生的学科和学习水平大大提高。通过实践教师会发现,对人们而言,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挖掘并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当未成年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时,他们将在未来的研究中释放无限的力量。
四、完善考核标准,实现有效德育
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建设的时候,需要能够建立教师道德评价体系,实行表彰和补偿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评价,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要角色,并调整工作的思想和政治要求。定期组织学生代表和学校领导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多听学生的心声,用各种形式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从不同角度观察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树立健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学生德育的重要原则是通过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道德教育,使中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加强和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发扬主人翁精神。其次,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如福利院活动,养老院活动以及其他公益活动,进行大规模的节日庆典,并强化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实现德育理念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德育水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对德育的认识,以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陆嵘.论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2020(17):214.?
[2]沈燕.浅谈德育工作——以心困生为例[J].才智,2020(16):101.?
[3]徐宝佑.中学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