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万启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实验学校
摘要: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我国伟大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学生学习语文奠定了基础。但是,古代诗词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语文完全不同,这使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相对更加困难。考虑到这一点,本文从图像,诗词,背景材料和诗词之美四个方面考察了古代诗词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词;语文教学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流传在世的每一篇都是高质量的。如果教师知道如何仔细阅读和理解,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高雅的人文主义情怀。应当指出的是,在网络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当今社会更倾向于将肤浅的网络文学视为一种消遣,而抛弃侧重于传统文化本质的古代诗词。在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学生几乎不记得古诗的内容,并且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古诗鉴赏的教育。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传统诗词的精髓并提升学习兴趣,是当前中国教育工作者应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古诗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代诗词是艺术,这种艺术将想象力作为其核心,因此诗人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看到古代诗词的伟大著作也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阅读优秀的古代诗词可以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并发展其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的初步形成。在初中时期,学生逐渐形成了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因此初中阶段是决定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古代诗词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因此可以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支持作用。例如,杜甫的诗词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钦佩,李白的诗词表达了浪漫的情怀,胡安的歌剧令人赞叹,诗词细致优美,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当时作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极大地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和生活的公正认识。
(三)提高综合语文素养。语言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即我们用来交流的语言,另一种是艺术语言,例如诗词语言,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等等。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文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言学习的目标不是学习很多术语和名词,而是学习选择单词和句子,并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以提高表达的连贯性。古代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最精致的语言。它的特点是朴素与自然优雅。学生背诵优秀的古代诗词,对其进行正确的估价和模仿,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二、初中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的问题
(一)重视知识。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教学目标是考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努力地解释古诗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教师将在课程中专注于文学知识,在教授此作品时会花费大量时间来解释古人的创作基础和处境。这种文学常识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要忽视产生负面影响。
(二)严重的教条化。长期以来,语文试卷中对古诗词的评价内容很狭窄,只不过是背诵一段诗或翻译古诗等知识,这些都是严格的陈述,不是灵活运用。这种考试形式允许教师每天教学,以便学生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因此无需为艰苦的教学任务评估古诗。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将不可避免地迫使学生对古代诗词失去兴趣。
(三)过分强调朗诵和朗读。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背诵要讲的古诗,然后教师在教室里花很多时间讲解诗词。经过研究,发现学生偏爱的教学方法是句子解释,文本含义解释,背诵和听写的一致教学方法。学生更有可能接受这种系统的教学方法。
如果能选择这种教学方法,这使教师能够纠正大声朗读并重视朗诵的教学错误。
三、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方法
(一)从图像入手,探索诗词的艺术观念。诗人经常将自己的情感插入诗词的意象中,因此在教授古代诗词时,教师可以首先帮助学生找到诗词的意象,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以了解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例如,在讲解《天净沙?秋思》这首词的时候,我会先介绍一下文章的思想以及词人所蕴含的情感后再给学生放一段本首词的音频,让学生先跟着音频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模仿与朗读,然后自己再做一下示范,可以让其他学生指出哪里与音频不符,之后让学生朗读,让其他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整首词的熟悉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的语感。
(二)理解“诗之眼”,诠释全诗。“诗词之眼”指的是诗词中最富表现力和启发性的关键词。正确理解“诗眼”是诠释整首诗的关键。例如,在要求背诵的篇目《望岳》中,该诗的首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是《望岳》的诗眼,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东岳泰山的巍峨景象,更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现出作者年少的雄心壮志,使读者阅读后都被诗人青年时代的胸怀大志深深感染。而另一首诗歌,也属于背诵篇目的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的“瘦”字作为该诗的诗眼,则将作者失去挚爱后,成日愁闷痛心,无聊度日,无处排解痛苦,以花木作为对比,却还要更为瘦,那是何等的忧愁,不禁令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忧伤,忍不住同情作者。
(三)从主要材料入手,深刻理解诗词的内涵。古代诗词的创作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教师应从古诗背景入手。首先,在教授古诗之前,教师应通过课程和互联网收集相关的核心材料;其次,教师应有效地将收集核心材料与古诗进行整合。例如,在教授《声声慢》时,诗人李清照用对秋天风景和情感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悲伤。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这个词逐句翻译,不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且很难鼓励学生准确理解其真正含义。考虑到这一点,教授从李清照的背景开始了解这首诗,以便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李清照的生活,感受到李清照在某种情况下独自待人的悲惨状态。这样句子中表达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并更准确地理解了诗词。
(四)展现诗词之美,了解知识之扩展。通过探索诗词的艺术概念,理解诗词的情感以及展示诗词的美丽,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教学的扩展。例如,在教授《凉州词》时,教师可以将《凉州词》与《古从军行》进行比较,使学生不仅可以充分理解两位诗人及其创作风格,还可以通过比较来扩大知识面,并教导学生学习良好的古代诗词习惯。在初中教授中国古代诗词时,教师应更加注意诗词之间的联系,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古典诗词,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古典文化知识,扩大对古典文化的认识。
结论:一般来说,学习古代诗词将有助于发展审美能力和全面的语文素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推崇多读书的好处,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没有理由让古诗词不发扬光彩。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和古人有着精神的交流,了解古诗词的魅力所在,不但自己会被古人的精神气质所熏陶,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新课改的带动下,教育部门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更加的重视,相信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古诗词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情怀。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会将中国的古诗词文化更好的发扬并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雅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2]赵颖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6).
[3]张艳芬.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