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第21期   作者:杨方
[导读] 新课标中指出,教育要追求全方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不仅仅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要全面发展
 
        杨方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教育要追求全方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不仅仅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要全面发展,音乐方面的教育也不可或缺。学校和家长不再单单强调学科成绩,更加注重初中学生的音乐美育综合素质教育。在艺术教育规划内容中提到:音乐是艺术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更是实施美育教学的内容和途径。中学音乐教育就是体验音乐的美,从而达到提升自身气质和内在精神素养,有利于思想和心灵的净化以及全身心的发展,甚至影响着学生以后的性格。
        【关键词】初中教学    音乐兴趣   培养策略
        【正文】在教育体制改革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音乐是素质教育也是美的教育的一种。音乐教育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环境感知力,能够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音乐课的目的是传授学生基本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结合教育和生活,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在应试教育下,许多地区和学校只强调对学生文化课的教学,把一周仅有的一节或两节音乐课被教师强行改为数学、物理等应试教育课程,忽视了音乐课美育课程。学生也认为没有音乐考试,所以也不需要认真学习,敷衍应付就行,音乐教师在以上的教育观点下也不会很负责任的讲解相关知识。而且音乐教师习惯按照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相关的教学,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教学方法讲解授课,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对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大部分中学音乐老师采用“灌输式、放养式”教学,对学生统一讲解乐理知识点,不考虑学生是否生疏或熟练,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人而异的教学。在教材内容方面,以西方古典音乐钢琴曲和有时代特点的革命音乐为主,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经典古典音乐,革命音乐《团结就是力量》、《打靶归来》,这些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不能让他们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而学生所喜爱的流行音乐因为快速替代性很难出现在课本教材中。
        二、提高音乐兴趣的措施
        2.1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热爱才会去认真的钻研学习,若学生对于音乐或者歌曲产生了兴趣,会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去推动他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的音乐兴趣也需要进行培养,每个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感觉是不同的、不同教师教学的差异,因而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是也有针对性,并且这个培养过程是有些许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坚持。


        2.2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课外教学活动是课堂的载体,也是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最佳方法。初中生大多就有较强的胜负心,希望自己被关注、肯定,比赛中学生会更加全身心的投入,此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积极评价学生,让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现在父母也更注重了学生的艺术教育,学生大部分都有一技之长,老师让一些专业技术过硬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会对音乐的学习更有感触和热爱。
        例如,可以成立一些乐器、音乐演唱、音乐创作等兴趣小组,让对此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加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举办一些竞赛音乐活动,如歌唱比赛、音乐知识竞赛、校园卡拉OK等。也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技能优秀而且热爱音乐的学生可以组建一个小乐队,通过老师的培训在艺术节、运动节开幕式等全校师生面前表演。举办活动的形式意在多式多样,但活动的初衷还是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学习中。
        2.3良好的音乐环境。
        首先是在环境方面,教室的是外墙张贴一些音乐家的励志片段歌词,课间的学校广播、播放励志歌曲。让同学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音乐的知识,走在校园中也可以随处可见。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搜集有关音乐的知识。整理成不同种类的作品,教师也要展示更多的优秀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一小段儿的个人才艺展示,让学生对你产生崇拜,树立威信,教师用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热爱音乐,在教师的熏陶引导会自觉的向老师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音乐节目“经典永流传”,经典与歌曲的碰撞让经典蕴含韵味也更朗朗上口,歌曲的感染力愈发深入人心。在教歌曲《我们的田野》,向同学们展示田野的自然风光、展示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对音乐产生喜爱。在讲解戏曲艺术时,播放戏剧的经典片段或经典唱腔,在视觉听觉双重感官效果下加深对戏曲的了解,现在一些流行歌曲中也增添了戏曲唱腔,使得歌曲所表达的更加具有时代文化性,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也更加感染能学生情绪。
        【结束语】音乐是春雨润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渗入的心灵和人格,音乐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音乐教育对于培养想象力丰富、个性鲜明的人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1]尉兴."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培养." 17(2015):
        [2]刘蕾.初中美育教育中鉴赏音乐的研究[J].北方音乐,2020(18):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