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方法浅述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月36期   作者:周明珠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内容,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周明珠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内容,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环境工程管理事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介绍了环境工程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并针对其现状提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现状;优化方法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原有的城市建设已经不再适应,且在新的发展理念影响之下,借助环保的思路开展管理工作更符合可持续性建设的原则。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财力资源,但由于各地区问题差异化较大,整体成效仍然不够明显。为了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2060年碳中和的伟大愿景,所有的环保从业者都必须要加强工作实效,为生态化发展不断努力。
        一、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概述
        环境工程这一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有限,主要是需要通过政策、经济和技术等不同方面的优势,结合现有的环境资源和建设问题进行积极改造和合理规划,兼顾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发展需求,完成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环境工程管理涉及的相关内容较多,需要利用科学的理念和精确的标准进行环境的检监测和评估,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保护,形成更加全面的发展规划。环境工程开展对于生态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城市建设发展中需要着重参考的内容之一,在为了也有较广的发展空间。
        二、环境工程管理开展现状
        (一)评估参数不全
        由于环境工程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较多,且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很大的生态差异,不同城市的发展规划也有不同,导致目前一些环境工程管理时引入的影响因素有确实,建立环境评估模型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如在一些以矿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区域进行环保建设时就需要更加灵活的设计环保评价指标,并积极运用一些脱硫、脱硝等技术帮助工厂减少排放和污染,而不是单纯应用数据指标进行一刀切。在环境评估当中的工作开展必须要适合当地实际环境,在受污染的地区要禁排加治理同步开展,在环境条件良好的地区要加强生态维护避免环境破坏,只有经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环境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够推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
        (二)管理落实不足
        目前在一些一、二线城市的环境工程管理落实情况表现明显更好,市政工作者本身的专业素养更高,有充足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保证了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但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中环境问题显然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依然存在着先污染后治理的现状,必须要通过各方共同配合来改善这一问题。环境问题具有整体性,不能依靠某一个地区的努力来改变,而是需要全国每个省市积极配合共同保卫生态健康。温室效应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雾霾也在逐渐扩展至全国,这也是环保政策在各地落实不到位的重要体现。在落实和执行环保要求时必须要按照规范开展,并随时进行实地调研促进环保进程的不断推进,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针对环保方案当中一些不合理之处及时进行改正,确保环保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专业人才短缺
        目前在许多小城市的环保工作大多没有专业的人员予以督促,而是由其他工作者兼任,给实际工作的开展无形中造成了一些影响。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本身对环境工程专业不了解,在上级工作要求下达后无处下手,不知道正确的工作开展流程和相关行业标准,完全依靠个人自学和向专家咨询等方式推进环保,不仅耗费了许多时间和资金成本,还可能会造成决策失误或执行不当的问题。

另一方面,许多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到较为落后的城市开展环保建设工作,也使得这些污染区域的问题愈发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同地区的人群在响应环保政策时的思想态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的环保宣传仍显不足,还需要各方相关部门共同加大关注予以改善。
        三、改善环境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
        环保问题的职能落实不能仅依靠国家推动,各地市的环保部门应该肩负责任,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合理开展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发挥属地化管理的优势性,制定最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相关法规要求。如在今年12月,广东地区就针对本省环保企业经营与发展开展了专项研究,对产品质量和企业服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推动了政策内容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协调性发展,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地区差异化管理工作的推进[2]。在制定环保政策和相关标准时必须要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的开展,在充分了解本地区环境工程开展情况和实际生态现状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执行性的政策规定,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参与管理,通过各地方推动本区域环境工程管理落实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的环保工作开展。
        (二)优化环境资源
        目前城市环境工程与工业化进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落实工作的同时必须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并进行合理配置。如在苏州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就将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进行了有机融合,着重对参与园区建设的相关企业资质和从事方向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在本园区内部形成一套有效的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办法,部分企业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这种环境工程工作开展模式极具借鉴意义,也是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一些工程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评要求,对于一些存在污染性的工程施行一票否决,只有进行排放改造并验收合格后的项目才能够准许立项[3]。在工作中环保部门也要重视政策的执行力度,运用信息化技术等建立动态化管理平台,确保环境工程的开展成效。
        (三)规划改造融合
        根据环境工程的定义和理念,其规划设计必须要和城市的发展具有同一性,实现具有深化融合意义的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的综合性较强,在评估调研、决议执行等方面都需要将各方集中在一起进行全局性的把握,确保环境工程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精准衡量环境工程的实际效益,积极发展生态经济[4]。在日常工作要加强对环保理念的宣传,潜移默化使大众形成正确的环保认知,能够更好地响应政府部门提出的环保规定,提升全民环保素养。在开展环保建设工作中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吸纳性,借助更加科学的工作理念推动环境工程建设和管理,避免标准过松或执行不足的问题,通过提升人才待遇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环保工作开展,必要时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更好地保证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政府部分应该加强对环保工作开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完善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也是其开展有更多的依据。环境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在规划管理中有结合城市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兼顾经济性和生态型两方因素,使环境管理和城市建设形成深化融合,促进城市各方面的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卫丽.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及优化方法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11):233.
        [2]杨明月,黄晓静.环境工程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4):30-35.
        [3]吴雯.市场经济中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30-231.
        [4]张敏.生态城市中环境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