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丽
广西路桥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尤其重要,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造价情况,帮助投资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最大经济效益。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探究说明。
关键词:竣工结算;造价管理;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内容
1.1工程造价管理内涵
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费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即帮助投资建设企业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制定出好的科学计划、方案,实现对工程造价变动的实时监测管理。工程价格管理是政府部门通过经济、法律手段来实现,对建筑市场的主体价格进行调控管理。
1.2工程造价管理目的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建筑项目建设的造价成本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能够更好地保障建筑投资者的经济效益。据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设计变更等。这是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都要求非常高的管理工作,它能够对建筑工程的不同阶段实施造价管理控制。
1.3工程造价控制内容
①建筑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的保存与核查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建筑工程项目一旦建设完成,就需要向建设单位提交相应的结算资料,如结算书、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等。在报送资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提交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及准确性,保证编制的资料装订符合要求,格式书写正确,有相关负责人的签字。②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建设单位只有制定出完善的计划方案,才能够严格监控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变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建设单位只有借助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实现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政府部门也可以采取某种强硬的手段来约束市场价格,做好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等阶段的价格控制。
2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结算资料的及时传递
需要时刻注重施工资料的保存和传递。但是,在实际经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资料文件的及时传递和整理,递交资料的时间通常不是签订合同设立的时间,导致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建设单位无法及时完成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审核,导致工程竣工结算时间被延长。
2.2投标价格与工程预算成本存在较大偏差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时,施工单位在确定投标价格前,没有实际调查工程项目情况,导致无法准确地核实工程项目清单中的数据准确性。另外,施工单位没有对建筑市场的当地材料价格进行调查,导致工程材料价格不明确。在招投标过程中,部分人员的专业能力低下,在编制投标书的时候,遗漏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导致投标书的内容存在问题。使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导致工程在预算时,没有经过相关财务部门的审核,导致招标价格过高或者过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竣工结算。
2.3合同签订不严格
工程合同的签订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签订严格的施工合同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总是忽视了很多细节,比如计价方式、审核材料种类等,使得合同签订双方在履行义务时,总是会产生相左意见,从而引发财务、责任等纠纷,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后期竣工结算管理。
2.4造价人员专业能力不高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想要实现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需要构建一支专业的、优秀的造价队伍来实现。但是,现阶段的建设单位,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不够重视,没有配置专业的造价人员,导致无法合理地管理施工单位的造价成本。比如造价人员对实际工程量的计算不够准确,使企业的施工成本增加;造价人员在选择取费标准等计价方式时,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2.5部门之间缺乏衔接
想要完成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结算管理,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信息的及时沟通,才能够实现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管理。比如,收集送审材料时,做好与技术部门的沟通,获取完整的工程施工图、竣工图;做好与材料部门的沟通,获取材料验收单、认价单等。
3建筑工程竣工计算的造价管理措施
3.1及时提交资料
建设单位想要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造价管理,就需要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交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的全部资料文件,保证递交的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施工单位在即将完成工程建设时,需要有计划地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按照技术类型、经济类型等类别进行整理和归纳,保证各种资料填写符合规范。其次,将整理归纳好的相关资料文件装订成册,并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提交所有资料到审计部门进行审核,防止审计过程中出现脱节现象。
3.2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在正式签订施工合同前,还需要及时清楚地了解施工工程现象的实际情况,比如工程量、计量方式、结算方式、结算时间等。最大程度上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在工程结算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执行。同时,双方还需要明确施工合同中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对潜在风险问题的责任约束、索赔方式等,避免出现权责不清楚,导致引发法律纠纷。
3.3记录工程的真实性
为了保证工程竣工结算的造价管控,还需要对建筑项目的工程量的真实性进行统计,要求审核人员高度重视工程量的计算,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实际市场现场情况来进行计算,有利于降低计算失误的概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质量。
3.4严格审核工程材料与设备数量
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和施工设备数量直接影响着造价成本,当造价人员在审核定额套用时,需要明确专业范围和使用界限,才能够避免一些子项目的重复计算。另外,工程材料和施工设备费用虽然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如果造价人员发现材料设备费用占比过高,就需要及时采取不同的审核方式,来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价格,并结合实际工程量来购买材料,尽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3.5注重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严格管理
为了避免结算阶段的造价成本增加,还需要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引发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首先,造价人员需要严格审核施工图纸,准确了解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重要性,对于隐蔽工程项目,需要准确观察变动的位置、变动的质量。其次,在签证上面,需要注意签订的时间、地点、原因,并对设计变更中发生的数据变动进行及时关注。最后,造价人员需要对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订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保证现场签证的时间的真实,填写数据的准确性等。
3.6重视竣工结算造价管控
施工单位需要注重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及时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建设单位延迟支付工程款项。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现状,制定出完善的奖惩机制来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避免部分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成本增加。
3.7建设单位应加强竣工结算审核
建设单位要严格审核工程量,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严格按照计量规则来计算。对材料价差合理性必须进行审查,地方材料可以以当地造价站提供的价格信息为依据,在准确确定施工日期的基础上,按整个施工周期跨度加权平均价格调整材差;对价格信息中没有公布指导价且建设单位又没有参与购买的材料,不能单纯以施工单位提供的发票为计价依据,而应进行市场调查,以三方调查调整材料价差。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1):189-190.
[2]时艳.预结算及合同签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6):222-223.
[3]常亮.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J].建设科技,2018(01):88-89.
[4]杨鑫.建筑工程预结算造价管理不利因素的消除方法[J].山西建筑,2015,41(06):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