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月36期   作者:吴肇霞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吴肇霞
        深圳市鼎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作为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策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能够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不断优化以往造价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充分发挥造价控制工作优势。本文阐述了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策略,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引言: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工程行业内部的共识。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管控难度仍然比较大,尤其是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工作逐渐复杂化。为了不断提升造价控制质量,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应不断落实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将造价管理工作融合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一、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优势
        1、有助于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
        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促进总造价最小化,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该模式的合理应用能够对项目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更好的落实工程造价工作,提升全面造价分析控制工作以及分析工作质量。
        2、有助于动态管理
        充分运用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维护项目后续运营阶段的经济效益,提升了造价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改善了以往造价控制工作的弊端,降低运营阶段的资金消耗。
        3、有助于优化审计程序
        对工程造价工作运用全生命周期理念时,能够为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有助于审理跟踪程序的有效落实。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审计跟踪工作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能够保障造价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效果,使工程造价工作更具合理性。因此,应充分运用全生命周期理念,为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环境。
        二、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策略
        为了保障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模式的合理运用,应将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并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融合,不断分析各阶段的特征,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最为核心的控制措施主要为:
        1、决策阶段
        项目在进入决策阶段后,其工程造价管理措施应以投资以及业主的需求为目标,结合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分析,为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结合当前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应重视对工程项目信息的全面掌控以及合理分析,从而提升决策的可靠性以及准确度,尤其是对建设市场物价、环境、汇率以及其他信息的掌控,更需要开展动态化分析工作,从而提升造价控制工作的准确性,保障项目决策阶段达到理想效果。
        2、设计阶段
        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来说,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主要是要求设计单位能够充分运用限额设计概念以及价值工程原则,不断平衡经济与技术间的关系,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在经济满足业主要求的情况下,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效果。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应与限额设计理念进行融合,在确保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理想效果后,尽可能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最终达到实现造价动态管理效果。


        3、招投标阶段
        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全生命动态管控工作能够对招标、投标全过程予以监督,不断提升该阶段的规范性。在此阶段开展造价控制工作时,应重视招标文件的执行、制定以及审核,确保其能够符合规划要求;其次需重视对投标文件的审核,确保其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后续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最后,应重视评标过程的合理性,对具备同等施工能力的施工单位进行重点审核,优先选取造价低且具有合理性的施工单位,从而确保项目能够达到理想的社会效益。
        4、施工阶段
        在项目施工阶段能够充分突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性,其管理操作的必要性也十分突出,因此,应在开展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时,明确施工阶段的控制目标。首先,应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分析,并将造价控制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分析,明确管理任务以及相关需求,确保施工阶段的各项支出能够满足前期规划的要求,避免出现资金、资源浪费现象。第二,应配置监督管理机构,对项目资金支出情况进行控制,制定合理的制度,严格控制资金的支出。第三,应重视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问题,制定合理的变更制度,尽可能不发生大规模的工程变更。最后,应控制施工材料方面的费用控制以及支出情况,严格监督人工费的支出,并充分考察期动态性效果,充分融合建筑市场相关因素的变化开展动态管控工作。
        5、竣工阶段
        对于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而言,也需要重视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工作,提升结算工作的合理性。首先,相关单位应将工程造价管理情况与预算文件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造价控制不合理的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及时发现结算文件的漏洞;第二,应对项目全过程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的、系统化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并认真对比文件与合同的差异,提升结算的合理性,从而实现节约项目资金的目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第三,需对设计变更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对变更文件的合理性进行控制,并对变更部分进行实地踏勘,涉及到隐蔽工程时需监测其影像资料,确保设计变更部分真实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应重视工程量结算,对超出合同工程量部分,应进行实地踏勘,并与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联系,确保超出工程量具有合理性后,方可开展结算工作。
        6、工程运营阶段
        项目在进入运营阶段后,其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项目维护以及管理方面。由于该方面的管控工作需要以保障项目正常运行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资金运用控制工作,建立更为详细的实施方案,从而对项目后期运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相关单位应在此基础上,开展全方面的资金控制工作,制定合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对项目整体方案进行合理、有序规划,更好地提升工程运转效率。此外,应重视对项目运行阶段各项资金支出的控制,明确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支出情况进行充分、详细的审查,定期对资金进行核对,从根源上提升资金的运转效率。在工程运营阶段能够蒸蒸体现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因此相关单位应对其资金支出情况引起重视,使其项目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作用,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项目建设阶段充分运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理念能够充分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对比传统造价控制理念而言,该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出项目的优越性,从根源上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效果,使项目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便利。由于全生命周期控制模式难度比较大,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相关单位应在开展造价控制工作前,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案,对造价管控细节进行合理优化,为造价控制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相应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金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2(3):38-41.
        [2]付雪琦.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招标,2014(28):28-30.
        [3]董菲.全生命周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3(09):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