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张永超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张永超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下,现代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不断提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廸筑工程的施工战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山东菏泽山东岳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张永超   274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下,现代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不断提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廸筑工程的施工战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体积也越大,显著的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大体积建筑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目前很多的施工单位在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较为成熟,不过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了施工管理问题以及施工技术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导致裂缝出现,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10#楼基础部分共分为3块,具体为4.3m厚核心筒筏板、0.9m厚抗水板、4.3m厚柱下条形基础。经地质勘察结果可知,中风化石灰岩为基础持力层。在本工程中采用C40混凝土强度等级,P10抗渗等级。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时间在1月份,通过往年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0℃~8℃为本地区1~2月份的平均气温范围。在此温度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将会具有很高的水化热现象,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为此,在本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温控处理。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间需要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管理,保证施工材料足够,施工人员还要对混凝土分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的需求量。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马歇尔体系的级配系数,之后合理调整。在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水泥的选择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矿渣水泥和硅酸盐水泥,需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材料,主要考虑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如果水泥的细度不足需要及时处理。在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基础上将水泥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化学药剂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比如加入煤灰可以延缓凝固时间,让凝固的时间变长,避免快速凝固升温。借助粉煤灰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流动性。对于骨料的利用也十分关键,一般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的骨料比例为80%,以清洁程度较高、岩石弹性较小的骨料为主,要求粗骨料的粒径较大。在本工程中,混凝土采用厦门市智欣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等资料均齐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2加强温度监控
        为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必须做好温度监控工作。一般可采用无线通系统进行测温点平面布置图的准确绘制,并做好所有测温点的编号,数据采集时间定为30min/次,并向云服务器传送。通过这种测温系统,可以实时看到混凝土温度变化状态,并进行温度差值曲线图的绘制。当温差在设定值以上时,便可自动发出预警和提醒。待浇筑完混凝土之后,混凝土水化热反应在3~5d时便可到达峰值,随后会逐步下降。根据温测情况,可以合理选择温控措施,保证能够准确控制温差,提高温控效果。



        2.3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柔韧性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以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外力影响,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外力承受范围。在制作混凝土时,一般采用调整材料与比例,完善混凝土调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柔韧性,减少裂痕的出现。例如:为有效减少外力拉扯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提升结构的抗拉强度,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抗拉材料,金属纤维、无机纤维等都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并且这些材料的抗拉效果,已提前通过各项实验证明其可行性。混凝土细骨料与粗骨料在选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粗骨料需要选择强度比较高、颗粒直径大的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另外,材料中的含泥量也需要严格控制;其次细骨料最好选择细砂或中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空隙。
        2.4控制相关约束条件
        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中,控制温度的本质是混凝土结构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通过采取一系列温度控制措施,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得到有效控制,使其向预设的方案发展。具体的温度控制措施可以参考如下: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采取有效措施;使混凝土的分布保持均匀,使其达到科学允许的范围;控制基础温差,防止产生与预设方案差异较大的收缩变形;注重混凝土的降温速率控制,防止产生冷击反应。
        2.5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要求土结构进行彻底的养护,该环节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凝固后出现裂缝问题,所以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型,另外需要对温度的变化加以重视,要求施工人员利用降温方法,避免由于温度差异导致裂缝问题出现,在养护期间需要选择合理的保温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保温之后对模板拆除。施工人员要考虑到气候条件以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而保证养护环节的科学性。可以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定期(持续时间至少14天)对表面进行喷水,以此起到降温的作用。
        2.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需要更加关注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有关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特殊情况,有工识别和预判施工风险。重点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成品养护,进一步加强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同时控制其温度差值最大25℃;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大气的温度在差值最大20℃。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品养护时间进行合理延长,养护工作至少达到14d。
        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时长,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确保建筑稳定性的基础,由于该结构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承重能力较高,在建筑中得到了大面积的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裂缝是该结构在施工与使用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与程序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及时发现其施工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另外,完善施工管理方式,确保工作人员树立负责的工作态度,避免人为因素对该结构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文德亮,窦傲华,段林波,等.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施工方法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8,(29):116.
[2]崔素平,屈彦飞,尹志伟,等.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1851.
[3]孙启程.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7-02-28].
[4]李长更.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0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