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升山区小学生阅读效能的有关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陈宇安
[导读] 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水平。
        陈宇安
        广东省江门鹤山市宅梧镇宅梧小学 529733
        摘要: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阅读水平。山区的小学生阅读短文只停留在文字表面,阅读速度慢, 阅读效率低,针对这些情况,我探索出一套提升阅读效能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 山区;阅读教学 ;基础; 兴趣;阅读方法
        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版块。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数量;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生活在山区的孩子,父母出外工作,留守儿童较多,在阅读方面长期缺少家长的指导,在阅读能力方面与城市的孩子差距比较大,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有些学生认字困难,文章很多字不认识,把文章读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很多孩子阅读文章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真正地理解文本,与文本对话。
        3.阅读速度比较慢, 阅读效率比较低。
        4.山区的孩子大多数没有很好的阅读方法,不会阅读。
        5.许多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也不懂得如何去读精、读透一本书。
5.由于经济原因,山区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少。
        那么,怎样提升山区孩子们的阅读效能呢?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是从以下这几方面做的:
        一、扎实基础,清扫阅读障碍
     孩子的阅读是从识字开始的。一个班里面孩子,他们的天资不同,所以阅读水平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识字量大,很快就读懂了;有的孩子认字比较少,阅读就困难了。所以,要想提高班的整体阅读水平,必须从识字开始,上课前我都进行听写检查过关,巩固生字词,立刻批改,对字词不过关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达到会认、会读的要求,保证阅读的基础。
        为保证阅读顺利进行,还应该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或者成语通过查字典,既学会了如何读,又明白了它的意思,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给孩子推荐适合的读物。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兴趣都是不同的,根据低中高年级的发展规律,向他们推荐适合的、喜欢的读物。例如给低年级的孩子推荐绘本、童话故事;给中年级的孩子推荐图文结合的中长篇童话故事或者小说,例如《汤姆历险记》、《三毛流浪记》、《麦兜·微小小说》等等;高年级的孩子喜欢看有一定情节跟他们年纪相符的小说的及经典的百科全书,例如《同桌冤家的快乐冒险》、《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十万个为什么》等。
         2.阅读形式多样性。

由于家长认识不足,不重视课外阅读,山区孩子拥有自己的课外书籍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为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数量,每星期安排一节课到图书室阅览,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并教会孩子做好读书笔记,每月开展“阅读明理、阅读明志”的阅读心得交流课,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另外,在班里面设置图书角,让孩子们书香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定期让学生带自己的书回来在班里面进行读书漂流。这样多方面的开展大量阅读,学生的知识量就会增加,理解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山区大部分的孩子阅读速度比较慢, 阅读效率比较低,孩子们阅读短文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针对这些情况,我让孩子通过浏览标题,大块阅读,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抓住中心思想,理解课文。
        例如,学习《钓鱼的启示》这一篇文章,我让学生先找题目的关键词,再从关键词“启发”开始,带着问题“什么事让作者有什么启发?”大块阅读,找到课文的中心句,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很快就明白课文通过钓鱼、放鱼得到生活的启示----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是生活中的规则,要从小事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二)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都让孩子们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让孩子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弄清文章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看书的过程中要多想“这一段写了什么?课文中哪个字或者哪个词写得好?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些什么?”阅读时把自己看到的关键词句用圈画、标记、批注的方法记录下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课上,重交流、重品析、重联想
        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通过阅读文章后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它是在长期的读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上阅读课只有通过联系上下文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品析重点词句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也只有通过联系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才能更为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学习《桂花雨》这一课,我让学生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交流母亲说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孩子们联系上文,找到“闻桂花” “关注桂花”“摇桂花”“收获桂花”“吃桂花糕”“喝桂花茶”这些事情是母亲生命的一部分,让母亲魂牵梦萦,对乡下的桂花有浓厚的感情,她是用情感去体味它们的。然后再重点品析、鉴赏关键字-------“浸”的精妙之处,感受桂花的香的浓郁与芬芳。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美好的童年生活体会句子----“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得阵阵桂花雨。”这样就更容易体会到桂花雨成为作者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感受到作者童年的快乐。
        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只要我们培养了孩子阅读的兴趣,教给了孩子阅读的方法,在不断的训练中,孩子们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效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