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快乐,教师幸福 ——班主任工作漫谈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李洪英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李洪英
        庆云县中丁乡马周明德小学  253700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今天,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大力抓常规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在从教的二十年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前几年,由于课务繁重,担任班主任又没什么经验,常常累得嗓子失音。一贯的认真态度和责任心难以让我放慢脚步,但很难提高管理技能和艺术,因此身心疲惫。比如,因为缺乏批评教育的艺术,我常常会在学生犯错误时对学生严厉地批评。批评之后,学生像霜打的茄子——焉了,我的嗓子哑了,课堂死气沉沉。虽然这个错误再很少有人犯了,但是别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我管得焦头烂额,并没有得到一丝快感和轻松。
        就在前几年暑假,县教育局的领导们给每位教师发了两本书,一本是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另一本是我梦寐以求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拿着书我如获至宝。翻着看着,果然,我发现了魏老管理班级之法的新颖、独特。有别于大多数女教师的包揽和细致,他的创造性和逆向思维,深深地吸引了我。魏老在“特殊情况育人种种”里谈到的方法有:
        1.犯错误,写说明书;
        2.犯错误,唱歌;
        3.犯错误,做好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3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魏老不是责骂,体罚,而是将帮助同学、劳动、做老师的小助手等这些机会优先让给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的不是歧视和排斥,而是善意的关注感化和戴罪立功。这带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耳目一新,更是出乎意料。我们想不到,也很难做到。我心想:“我何不也效仿一下。”于是,开学初,经过思考,便出台了六二班班规班法。
        马周明德小学六二班班规班法
1、作业不认真完成                 扣1分,整理图书角
2、作业不完成               写100字说明书、当小老师一天
3、作业不认真完成连续3次   写100字说明书、擦一个窗子
4、作业不完成连续3次       写500字说明书、擦黑板一天
5、在教室内追逐打闹         扣1分、擦墙壁2米
6、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扣1分、擦墙壁1米
7、迟到                     写100字说明书,摆自行车一天
8、不请假,随便旷课     扣5分、写500字说明书、扫地一天
9、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扣1分、扫卫生区1天
10、与人打架斗殴   扣10分,写500字说明书、扫卫生区1周
11、说脏话、给别人起外号        扣1分,当礼貌监督员一天
12、破坏公物          扣5分、写500字说明书、修理或赔偿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犯错误少了,偶尔犯了错,看看班规班法主动做好事来补偿,教室的地面,墙壁干净了,图书角的图书也变整齐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因此,每年开学之初我就制定一个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班规。而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利用班规对学生进行考核,每月一总结,对于优胜者进行奖励。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制约了思想差的学生的一些行为,使他们屏弃自身的不良习惯。看到这些变化,我感到了幸福。
二、理解学生,让学生乐于理解教育   
        对高年级学生应是专制加民主。专制是指不管是谁,只要范了错误,不管他的成绩怎样,在班级中担任了什么职务,都要受到处罚和批评。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应当一碗水端平,做到不偏不倚。民主是指有什么事与孩子们商量着办,例如处罚的方式,处罚的资料等等。平常抽出时间来,多找他们谈谈心、说说话。有时候不摆老师的架子,像朋友那样和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就乐于听你的,乐于帮你,乐于不给你添麻烦。这些感情投资,比等到学生犯错误大骂一顿效果要好很多,学生能够理解你。实际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已经不把你的教育当回事,有的学生持续沉默,有的学生无所谓,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试试看,做他的知心人,做他的好朋友,换一种口气,换一种说法,效果会更好。课下,我喜欢做他们的好朋友,正因为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近了,所以以前的几位一批评就犟头倔脑的孩子,此刻也能服服帖帖的,理解老师的批评教育了。看到他们的变化,我感到了幸福。
三、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有人曾说过,一个班级的后进生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几或更多为百分之十几,如果放弃了对后进生的教育,对集体而言,集体的希望才失去了百分之几,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一个后进生是家庭希望的百分之百,如果这个家庭失掉了这个希望,就等于家庭的希望百分之百地破灭了。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这样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若要变后进为先进必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我的身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记得那是个星期六,下午不上课。中午放学后,我把几个学习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留下来完成没完成好的任务。他们的差那叫一个绝,一个小时过去了,短短的一首诗还有几名学生没默写过关,我真的有点心慌。就在这时,几名家长走上楼来,其中一名家长说:“哎呀,怎么这么晚了还不让我儿子回家呀?胃病都要被你饿出来了!”然后,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收拾了书包,牵着儿子的手扬长而去。还没回过神来的我就这样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坐在办公桌前,不解、委屈、沮丧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忍不住趴在办公桌上独自一个人悄悄地流泪,饭也没吃。饿了一餐,浑身乏力,头脑却清醒了起来:对学生废寝忘食的辅导没有换来“无私奉献”的赞美,我确实挺受伤的,但是,那位家长说的话有错吗?我自己不也是天天精疲力竭吗?她的态度是不对,可是我自己也一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要改造家长必是难事,但若改造自己,定是可行。
        反思我的“留”学生事件,首先,我主观思想上是为了学生学好,但是,潜意识里,是否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因为有了这样为己的目的,所以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顾家长的心疼和面子,不顾自己的精疲力竭,一厢情愿地对学生灌输知识。最后,给学生的永远只是被动接受,而学生永远得不到兴趣动力。这样的做法:我累、学生累,家长也不喜欢。魏书生老师认为,转化差生为什么一定要是教师本人呢?“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这项工作优秀生可以进行,家长也可以进行。
        于是,我改用“一帮一”的方式,一名优秀生帮一名后进生。每天帮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班上的几名后进生,我单独考核,我告诉他们:“你今天比昨天多认识两个字,多积累两个词,你就进步了。上课时只要你回答问题,不管对错都加分,如果对了翻倍加分。有不懂的问题多问老师,问组长。”课上他们表现积极了,我还在班上特意表扬了他们。周末完不成本周任务的同学,我将完不成的任务分别制成表格,周末家长监督完成并签字。一周统计一次,评出“进步之星”“帮扶之星”每人颁发证书,一个月有三次被评为“进步之星”“帮扶之星”颁发“月之星”证书或奖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他们有了明显进步。近几年来,我一直使用这种方法转化差生。学生快乐,教师幸福。
四、充分利用好班会课   
        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我及时抓好每周一的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上班会课之前,我都认真分析班级当前的现状,结合班级的实际确定班会主题,以求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班会的内容形式多样,学习规范守则、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带领学生学习模范、了解革命先辈的事迹等等。一系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了不同方面的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就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使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我一定要使我的班级成为“学生快乐   教师幸福”的班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