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鸣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思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成果交流提供机会,此针对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而言具备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即围绕合作探究理论下初中思政课堂学生成果的有效展示展开探讨,望借此可为推动初中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合作探究理论;初中;思政课堂
初中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为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即借助学习、探究成果的展示,强化学生间成果分享及合作学习的紧密性,实现学生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还可借助实践活动的展开,推动所学习知识的内化,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思政教学活动中,展开成果展示具备重要意义。
一、合作探究理论在初中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阶段的思政课堂中教师引入合作探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为可实现学生良好竞争意识的培养。伴随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人才竞争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优胜劣汰已成为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生存守则,此也为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长远角度出发,学生为获得长久发展树立竞争意识尤为重要,还应强调自身竞争意识的不断强化。而教师在初中思政课程中引入合作探究理论则可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向各学习小组提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讨,针对用时最短且回答正确的小组予以相应奖励,借此除可帮助学生对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加以理解外,还可推动学生良好竞争意识的形成。其次为可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合作探究理论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提供空间,借助启发性、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活动,推动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合作探究理论下初中思政课堂学生成果的有效展示策略
(一)加强师生间交流
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重视师生间交流的强化,为学生展示自身合作探究成果营造良好氛围。分析教学一词可知,此活动即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二者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中为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将“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为基本教学原则。初中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及内化。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过程中,应重视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针对学生仅需展开必要的方法指导,为学生展示自身合作探究成果提供空间,借此还可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初中思政课堂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多会遇到部分问题,或凭借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困难,此时,学生可寻求教师的有效指导,突破学习瓶颈。成果展示活动中,学生针对成果展示方式、成果展示流程较为生疏,因此教师需提供相应的经验支持、方法支持,借助正确方法论的指导,为学生成果展示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还可增进师生关系。
(二)认真对待成果展示
初中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有效展示,要求学生需对成果展示活动认真对待。成果展示活动中学生为主体,因此,可决定成果展示水平的也为学生自身。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对成果展示水平、成果展示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成果展示前,应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将对于学生所寄托的期望向学生告知。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学生予以积极的支持、鼓励,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促使学生可在自信心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至成果展示活动中。此外,为实现成果展示的全面性评价,教师还应针对成果展示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档案袋”,主要包括小组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自评表等内容,学生自评表即指学生在讨论发言环节、成果展示环节、小组探究环节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小组评价表即指,合作探究小组针对其他组员的活动评价,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小组其他成员的分析展开自我反思,考虑自身所应改进之处。教师评价表即指教师在上述三环节中针对学生所形成的客观评价,帮助学生认知自身长处与不足。借助此环节的设置,除可实现学生欣赏他人优势能力的培养外,还可帮助学生对自身优势加以了解,对自身形成清晰认知。教师借助此种教学手段的采取,还可实现学生参与积极性、活跃度的调动,为成果有效展示营造良好氛围。
(三)突显有效成果展示隐性价值
合作探究理论背景下的初中思政课堂学生成果的有效展示,需将展示、合作及探究作为重点,强调学生在上述过程中的收获,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反思,即“在此过程中学会什么技能?收获哪些知识?成果展示时自身的体会、感悟是怎样的?”教师在成果展示过程中,除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足够重视外,还应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改变予以关注。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设计成果展示的重要目的即为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探究成果向他人分享,借助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展开促使学生不断完成自身探究成果,还可实现知识互换,健全彼此知识体系,学生在此过程中还可勇于表现自己。教师在学生成果展示过程中应对学生予以充分信任,重视学生潜力、水平的激发。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走进大自然”成果展示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讲述自身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借助亲身经历的结合,除可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外,还可促使其他学生从中得到收获。某位学生将自己种植花卉的经历向学生分享,第一次种植时,阳光不足,使得叶子变黄;第二次种植时,浇水过多,导致叶子枯萎;第三次种植时终于成功,此时欢喜雀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故事加以聆听,促使学生从此故事中学习坚持不懈的优良品格,还可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成果展示环节的设计,除可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外,还可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展开,还可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推动自身能力得以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广林.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探究成果的有效展示[J].新智慧,2019(23):90.
[2]周颖.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9):0053-0053.
[3]杨正明.初探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