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娜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100872
摘要:人工智能在当前时代发展越来越迅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 。将灵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学,值得我们探索 。因此本文乱说人工智能在县里学当中的应用 。首先分析本文的选题目的,其次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识别作用进行简要概述 ,然后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的生态化识别技能 ,并介绍生态化识别的详细过程 。通过生态化识别技术对人们的心理进行干预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当中 。
关键词:人工智能;心理学;应用;生态识别
一、引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智的一门科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老公只能在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 ,也给人们未来的生产 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并且给人工智能技术对其心理学进行研究 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研究人工智能的心理学应用,不仅有助于更好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同时,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控制人工智能,防止人工智能破坏社会,成为时代的主宰 。避免人们过于依赖人工智能,从而丧失自己的心智和行为能力 ,被人工智能所控制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识别
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但在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融合的过程当中却面临巨大的挑战 。虚拟环境和现实的不断融合 ,人工智能逐渐替代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以及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 ,是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类 ,他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探索许多未知的领域 。那我只能到普遍应用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和虚拟环境逐渐融合 。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互联网用户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存在巨大的联系 。
互联网到信息技术的出现,是现实生活和虚拟环境逐渐交叉,许多现实的行为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等人工智能记录下来 。利用大数据的搜索和储存能力,比如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记录文件资料等。这些都与人工智能有巨大的联系 。与此同时,通过大量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与心理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工智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识别 和生态化识别 。通过生态化识别可以测量心理学特征 ,达到将数据量化的目的 。
A m i c h a i - Ham burger和Ben-Artzi (2000)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了人们的心理学跟互联网行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互联网行为会影响人们的心理 ,从而会造成不同的人格特征 ,影响人们的兴趣取向 。Wilson等(2009)发现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群体交流 ,但是在网站平台会影响人们的心理 ,不同的社交网站平台会吸引不同的人 。我们在社交网站的时间越长,对人们心理的影响越大 。从而会造成不同的心理追求 。Harwood 等 人 (2014)研究发现,较高程度的智能设备 使用频度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情 ,使用频度较高的人工智能 ,有很大的风险,造成抑郁症 。然后人工智能的使用会使人们局限于自身的环境当中,而忽略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 。正是由于频繁使用人工智能的设备 ,使人们的心灵过于封闭 ,长此以往,从而会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影响自身的心理状态 。 Yusong等(2016) 发现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 ,使用时间较长,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 。使用电子设备的人工智能较少的人 你频繁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心智要成熟许多 。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态化识别
生态化识别是指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采集数据将人们的行为加以量化 ,再结合相关机器研究的方法 ,以及先进的技术对获取到的数据进一步分析 ,从而反映出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学特征 。首先,生态化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录音,面部识别,眼角膜识别,说话态度,处事方式,工作能力 等,这些数据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踩接到是人们无意识的行为 。因此对人们的向外识别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能保证做采取到的数据的准确性 。生态化识别可以准确采取人们的信息 ,包括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曾注意到的一些细节 ,均能被圣诞华识别技术收集和整理。
除此之外,无勤劳的测量主要是在获取人们的心理特征的时候 ,不需要经过被测量者主观意识的判断就可以进行,因此排除了被测量者主观操作的嫌疑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实现对人们的心理学特征的自动识别 。同时在对被测量者测量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和被测量着零接触 ,从而进一步防止被测量者主观臆断及主观的操纵。
生态化识别的步骤主要包括建立初始的数据库 ,筛选最原始的样本数据,同时利用生态化识别的理论模型进一步计算,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发现那控制呢对心理特征的影响 。首先是初级数据库的建 ,厨师数据库所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因此可以无选择的广泛的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微博,贴吧等软件从软件进行收集。
其次是对样本数据的筛选,在对样本数据进行筛选的过程当中,应该先确定一定的标准 。在所收集的样本数据中,感觉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数据。确定为研究对象 。其次需要确定这些研究对象的测量时间,测量时间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微博,微信等软件的邮戳时间为准 。选取的这些研究对象在某个阶段儿的行为以及心理特征 。一方面可以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一个人的心理的状态的反应 ,同时选取某一阶段的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特征可以减少工作量 。有利于计划的有序进行 。同时又不失准确性,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和详细的研究时间 ,保证实验的实施效果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要保证调查对象的一致性 ,千万不能顾此失彼 。从而准确的测量被调查对象在某个阶段儿的先理学特征 。
四、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在线主动心智干预
过度的使用人工智能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智和心理 ,互联网技术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导致大量的人患有抑郁症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每年都有28.7万人次与自杀,有两千多万人自杀未遂。可见由于人们的心智和县里不太成熟,就将直接或间接的造成。社会经济和个人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些抑郁症严重的患者甚至会选择自杀 。而这个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 。而传统的自杀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心理测验,问题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进行干预或心理治疗 。但是有自杀倾向或心理疾病的人,不太愿意主动求助心理医生 ,他们中的很多人将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真是想法同时也为心里医生的治疗 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生态化识别技术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进行干预 。而工智能的实施效果比心理医生的实施更加直接 ,同时还能进一步保障实施效果,对相关人员直接进行干预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网络平台当成空气说二者正位。南工智能的上台哇识别技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社交网络平台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单子善于到心里疾病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在社交网络平台寻求更多的帮助 ,找到知己,倾诉自己的内心 。这样一来,社交网络平台就会对人们的心智和心理进行一个储存和记录 。同时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有隐蔽自己的便利性 ,咱们不用担心因为自己的坏情绪而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 ,或者因自己的脾气暴躁而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随意的倾诉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而不用顾忌对方是谁 ,也不用担心会为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同时,社交网络平台会让自己结识到自己身边接触不到的人,但是更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乐趣 。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通过人工智能的生态化识别可以更加多的 了解到人们的真实想法和目前的心理状态 。而通过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分析,从而得出来们的限制和心理的相关情况 。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人们的心理状态。并可以采用一定的先进技术设备对人们的生活进行干预 。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信息,广告等的推送 ,这些推送信息都是根据了嘛日常的兴趣爱好所推送的 。慢慢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最经常使用哪一类的信息,手机就会对自己所关注的那一部分信息形成自己的记录 。正是由于人们平时用手机,电脑等人工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 ,这些人工智能设备储存和保存了人们的许多文件 ,同时也包括人们所关注的事情和自己的兴趣 。然后通过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统计分析 ,手机或电脑将会感觉浪漫的兴趣爱好和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大数据的计算来给人们进行推送 。
选取研究对象为新浪微博的用户,研究时间为2010年至2020年。研究新浪微博的用户中,近十年多的心理历程和心智承受情况。从而对新浪微博的用户的心智情况进一步了解。在对新浪微博的用户进行分析时,为不失准确性,选取了这些用户近十年的情况进行了解。在调查过程当中,运用人工智能的生态化识别技术 ,可以收集整理微博用户在公共平台及社交平台网站上发布的信息 ,通过汇总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发现人们的心理变化状态 。专业的心理状态分析中心可以汇总人们的数据 ,发现心理状态不佳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 。他们在捕捉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 也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适时的为这些用户提供一些推送消息 。这些推送消息会引导有心理阴影的人,建立良好的正确价值观 ,重新拾起勇气阳光,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使他们重新蓝旗对生活的希望,同时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这种现象就是专业化的公司通过人工智能的生态化识别技术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干预 ,这种干预对人们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深入感知不同人体的内心活动 。而避免有些人不愿找人倾诉或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而产生心理消极的现象 。同时也是针对那些不主动向别人寻求帮助的人们 ,人工智能的圣诞话识别是他们心中的一个“小精灵”,能够深入并且及时的感知人们的生理活动 ,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人工智能对人们心理的这种干预能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 ,通过消息推送或其他干预措施 ,及时感知人们的内心活动并帮助其尽快走出困境 ,摆脱心理压力的困扰 。
?结语
人工智能在心理学的应用不容小觑 ,心理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 。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并不愿意主动去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而人工智能恰恰弥补了这一点不足 。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走入人心,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是人工智能越来越先进 。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做一些人们无法达到的目标 。人工智能技术改了,慢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应用到心理学研究方面 ,在心理学研究上,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干预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因为手机,电脑等先进的技术设备 是人民生产和生活中所必须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些智能设备的应用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甚至超过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人工智能技术在人类心理学的应用摆脱了人类面对面不愿意主动倾诉的弊端,在网上人们可以放下心中的芥蒂和防备,需求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主动干预人们的心理和心智,及时发现人们未曾发现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心理学这么深奥的学科更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于璐.智能司法系统心理学路径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2021(01):271-275.
[2]张庆龙.智能财务七大理论问题论[J/OL].财会月刊:1-7[2021-01-28].https://doi.org/10.19641/j.cnki.42-1290/f.2021.01.004.
[3]黄永峰.从认知智能谈人工智能研究型人才培养[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0,26(12):59-62.
[4]王波.后人类纪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对心智的重新思考——访肖恩·加拉格尔教授[J].哲学动态,2020(12):111-117.
[5]王淑娴,雷榕.国内消防员情绪研究综述[J].西部学刊,2020(23):157-160.
[6]丁晓军,喻丰,许丽颖.人们对人工智能做道德决策的厌恶感之源及解决之道[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12):80-86.
[7]刘明龙.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探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12):213-219.
[8]赵祁伟,陆颖之,周成林.新兴技术融合发展下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实践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1):18-27+54.
[9]刘嘉.多元教育评价助力创新人才培养[J].人民教育,2020(21):22-29.
[10]翟鹏,张立华,董志岩,万森,郭雨晨,甘中学,戴琼海.机器直觉[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20,50(10):1475-1500.
[11]顾金良.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创业行为引导路径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05):56-59.
[12]马利荣.初探中小学教育中的人工智能思维[J].基础教育参考,2020(10):3-6.
[13]刘晓力.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融合的途径[J].中国社会科学,2020(09):23-47+204-205.
[14]李洪修,丁玉萍.人工智能背景下情感教学的运行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9):21-27.
[15]梁卫国.人工智能的思想渊源和发展流派[J].当代电力文化,2020(09):62-63.
[16]李建会,夏永红.人工智能会获得创造力吗?[J].国外社会科学,2020(05):52-60.
[17]莹莹.会“读心术”的人工智能[J].青少年科技博览,2020(09):21-22.
[18]李海峰,陈婧,马琳,薄洪健,徐聪,李洪伟.维度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20,31(08):2465-2491.
[19]许馨元.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分析——基于音乐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的调查[J].艺术教育,2020(08):55-58.
[20]钟雪. 第二代认知科学对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