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原则谈小学美术在线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廖正林
[导读]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教育系统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笔者也参与到了线上美术教学活动中去。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就教学的原则出发,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在线教学的有效性。

廖正林   四川省宜宾市忠孝街小学校
【摘要】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教育系统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笔者也参与到了线上美术教学活动中去。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就教学的原则出发,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在线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小学美术;在线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125-02

        2020年春一场席卷全国、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病毒,让人们措手不及,全社会都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医疗系统逆行而上,奔赴到抗疫的一线和病魔作斗争,其他部门也立即行动起来形成了联动机制。学生延迟开学,教育系统也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参与到抗疫战斗中,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及时解决了学生宅家不能到校学习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宜宾市翠屏区便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老师们通过QQ直播、腾讯会议、cctalk平台开展了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了学生宅家无事可做的问题。
        笔者作为主持人的翠屏区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也承担了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的线上直播课6节,从学生宅家的角度出发研发出了学生感兴趣的、便于在家中操作的相关美术课来丰富学生宅家的美术课程学习。可以说,线上教学的开展及时地解决了特殊时期学生宅家的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知识拓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是在突发的情况下开展的应急式的线上教学,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在美术线上教学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如:老师对平台操作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对教学内容设计不严谨,学生不感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出现了后进生更后进的情况;学生的家庭条件的因素,出现了部分学生出现网络卡顿影响学习效果的现象;学生的自控能力不一,出现了部分同学不参与学习而无法监控……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有些是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有些是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现笔者就从部分教学原则的角度出发来谈谈如何增强小学美术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学生要成才,先要成人,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当前的疫情防控中,涌现出了很多令人动容的人物,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如:医疗系统的钟南山、李兰娟、李文亮、张继先等等。我们宜宾五中的一名体育老师———毕平平、牺牲在抗疫一线的村干部李泽富到没白没黑、风餐露宿的公安民警;从柏溪街道抗击疫情一线的老党员们到奔走在各个小区的红衣志愿者……我们可以用这些人和事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翠屏区美术名师工作室便积极组织研讨出一节美术手绘课《手绘海报-抗疫英雄》,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美术的教学体系,在小学高段开展线上美术手绘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在线上的引导,学生在学习手绘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抗疫英雄的事迹进行了解,接下来引导学生对抗疫英雄进行手绘,学生在对抗疫英雄的描绘中,对抗疫英雄的感人故事也进行了相应的了解,对抗疫英雄的敬意油然而生。学生宅在家里对绘画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道德情操的陶怡。做到了学科知识和德育的很好结合。
        二、更加强化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要有直观性原则,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美术学科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在抗疫宅家学习期间,由于学生居家的原因,他们能得到的直观感受很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在开展线上美术教学时,就要更加注重教学的直观性,要收集更多丰富的图片、视频来提升学生的直观感受,甚至有条件和能力的教师可以利用设备来进行一些微课的录制,使制作过程、步骤更加地清晰。只有学生的直观感受更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提高。如:老师在教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吊饰》一课时,老师先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吊饰进行欣赏并介绍吊饰的作用,随后相机对吊饰的结构进行讲解,在吊饰制作时老师便可以事先制作一个微课对制作步骤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很好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家里寻找相应的材料来制作吊饰,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进行展示、交流和评价。因为学生通过老师丰富的吊饰作品欣赏和直观的制作步骤的学习。所以学生的作品质量也比较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增强。
        三、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疫情期间开展美术教学,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要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主要要结合一下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



        (一)居家实际
        疫情期间,人们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宅家,不能外出活动。我们美术活动的开展也必须和这一个现实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和这个实际相违背,让学生开展相应的美术实地调查、走访。因此,笔者认为美术教师要积极思考怎样结合学生居家的特点开展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家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美术材料,进行美术学习。如笔者主持的翠屏区美术名师工作室在承担师训中心的一节美术cctalk直播课时,我们便结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用编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网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用家里的布条、农村的玉米皮、棕树叶等材料来进行编织活动,学生因为在身边就能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材料,所以十分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编织了很多的新奇的作品出来。
        (二)本土实际
        第二个实际就是本土的实际,美术课上的美术知识涵盖的地域是非常广泛的,是因为在教材编写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地方的学生的特点和当地的人文环境等因素。在特色的防疫期间,美术教师们可以结合本土实际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如:在开展人美版六年级上册《建筑艺术的美》一课的欣赏时,老师可以多收集我们宜宾本地的古建筑,李庄的旋螺殿、九宫十八庙;大观楼等进行欣赏、评述。同学们经常见到的本土建筑,既有亲切感还有自豪感。便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特别是特殊的抗疫时期多结合学生的本土实际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和带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疫情期间开展美术教学,因为不能对网络另一端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好地了解,做好教学的互动。笔者在教学的时候就经常遇到在和学生线上互动的时候,点到学生名字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学生回应,数次点名后才知道他跑到别的地方去玩耍去了。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全体学生的兴趣。我认为要有效地开展教学,只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开展人美版美术四上《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时,教师通过学生喜欢的一些动物图案来讲解轴对称,要比运用一些单纯的图案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只有学生在网络另一端对老师介绍的内容兴趣了,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美术学习中去,从被动变为主动。
        五、教学内容的设计循序渐进
        教师的教学始终要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区,要有严谨的逻辑顺序,要遵循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特别是在抗疫的特殊时期教师自主开发的美术教学内容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个内容放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否合适?它和教材体系中有些什么前后知识联系?学生实践作业要求是否适当?都要事先进行严谨地思考、反复地推敲。反之,则是随意地寻找一个内容开展线上教学,没有对上述因素仔细思考,从而出现前后知识没有逻辑关系,没有遵循学生发展顺序的教学内容。
        六、及时做好教学反馈
        《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教学要做好反馈,即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展下一步的教学。作为美术教学来说,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实践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作业来了解学生是否了解、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是否有独特的作品出现,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等。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引发教师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而不是放任式地讲完课后,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七、关注全体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抗疫的特殊时期,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多多关注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遇到的困难远远比在教室里上课时要多得多,因为在教室里他们有同伴可以帮助他,而宅在家里他们可能有时候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所以,在特殊的抗疫期间,关注全体学生请从有困难的学生开始。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抗疫期间,广大的教师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参与到抗疫战斗中,我们不断总结、反思、成长,不仅可以让学生成长,也可以使我们教师自己成长。
参考文献
[1]邱春华.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011(6).
[2]盖楠.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016(17).
[3]特殊时期需要讲好宜宾抗疫故事.宜宾日报.2020/3/13
[4]《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作者简介
廖正林,宜宾市忠孝街小学校美术教师、副校长,宜宾市翠屏区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学高级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