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例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护理体会探究实践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张晶晶, 杨柳, 任凯红, 罗娟, 邹立华
[导读] 目的:探究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实践研究
        张晶晶,  杨柳,  任凯红, 罗娟, 邹立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实践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地点为我院,患者均为门诊接受采血的患者,人数为42例,本研究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命名对照组,另一组给予门诊护理,命名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有2人发生晕针晕血情况,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中晕针晕血患者发生人数为7人,发生率为33.33%,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43%,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中将门诊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可将晕血晕针的发生率进行降低,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将患者满意度进行提高,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门诊;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护理方法
        静脉采血是临床中常见的护理方法,此过程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开展静脉采血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患者都会伴随晕血晕针等问题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需要临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保证将患者的晕血晕针发生率进行降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做出相关分析如下。
1患者资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门诊静脉采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选取的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门诊护理,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人数为21。实验组中有男性11例,女性1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6岁,年龄最小的为21岁,中位数为(46.56±3.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则分别为12人和9人,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0岁-67岁,中位数为(45.97±4.0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可进行比较。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输液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进行询问。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门诊护理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在开展采血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将关于采血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告知,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消除,同时需要护理人员以良好的态度倾听患者的诉求,对其需求进行满足,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针对性改善措施,保证患者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其次,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加强对护士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将相关采血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告知,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技术,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在进行反复穿刺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疼痛问题,并尽量保证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注意把握力度,保证将患者的疼痛感进行降低。最后,对患者的晕针晕血既往史进行了解和掌握,如果患者存在晕血问题,需要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位进行采血,在采血完成后,需要注意为患者加餐,保证患者营养所需。并注意对采血室内的环境进行控制,保证温度和湿度的合理性,提高患者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发生晕针晕血的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指标,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分数在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分数在70-90分为满意,分数在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主要包括计量资料的计算和计数资料的计算,分别以(±s)和(n,%)进行表示,并以t值和2值进行验证,对结果意义进行判断,主要以P值为主,以P值小于0.05为准[2]。
2结果
2.1晕针晕血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中有2人发生晕针晕血情况,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中晕针晕血患者发生人数为7人,发生率为33.33%,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晕针晕血发生率比较(±s)
 
3讨论
静脉采血晕针晕血问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对静脉治疗和效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二次损伤,患者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像紧张和不安情绪等,针对部分心理问题较大,难以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的患者,其很容易昏厥等情况,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采血工作效率的提高[3]。
就晕针晕血问题来说,其主要是指在穿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头晕,目眩戏胸闷和恶心等不良症状,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因素通常为患者精神压力较大,体质较差,较为敏感,或是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4]。与此同时,如果穿刺过程中存在穿刺不当的情况,或是穿刺手法过重,则也很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影响较大[5]。因此,需要临床门诊工作人员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有效护理,针对门诊静脉特点,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展开积极疏导,将穿刺知识为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的注意程度,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患者积极配合相关工作,提高配合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担心,树立治疗自信心。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将护理人员的认识程度进行提高,保证操作技术准确性,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临床静脉穿刺有效率,将患者的晕针晕血发生率进行降低[6]。本研究在将此方法进行应用,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晕血晕针发生率更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各项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门诊护理方法在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门诊静脉采血患者中将门诊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将患者的晕针晕血发生率进行降低,缓解患者疼痛问题,促进患者恢复,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沙茹拉.评价对静脉采血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减少晕血晕针的效果[J].家有孕宝,2020,2(9):255.
[2]赵秀兰.探究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影响[J].东方药膳,2019,(12):94-95.
[3]周上琬.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6):384.
[4]陆燕,蒋明华,刘田宇.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7,81.
[5]张红英.门诊抽血室静脉采血晕针62例的原因预防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2,02(10):86-86.
[6]韩向云.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采血对晕针的影响效果分析[J].家有孕宝,2020,2(9):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