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程丽萍
[导读] 目的:对脑卒中病患给予康复护理措施,探究护理的临床效果。
        程丽萍
        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 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病患给予康复护理措施,探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目标选取了神经内科的脑卒中病患112名,将选取的病患分为基础组56名、实验组56名,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康复护理模式,探究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结束之后,实验组56名脑卒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总有效率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在神经内科脑卒中病患的护理工作中实施康复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可以获得病患的支持,使护理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分析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这过程中,脑卒中的发生几率逐年上升,脑卒中会对病患的身体产生较大影响,在患病之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方可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病患资料
        研究人员选取了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脑卒中治疗的病患112名,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将选取的112名脑卒中病患分为基础组、实验组,两组各56人。基础组56名病患中女性较多,共计30人,年龄在47岁至82岁之间,患病时间为4-7年。实验组56名病患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男性为29名,女性为27名,病患的年龄在50岁至87岁之间,病程为4年-7年。
        1.2方法
        1.2.1基础组
        将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该组的脑卒中病患,在病患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会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病患,使病患对疾病有相应的认识,从而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使病患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支持。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患的病情变化提起重视,如若发现异常,应该及时给予处理,避免病情加重。此外,需要注重病房的环境,定期清扫病房,适时消毒,可以控制病菌的滋生。
        1.2.2实验组
        该组脑卒中病患同样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康复护理,主要内容为:第一,给予病患身体功能训练,对病患的身体部位给予必要的刺激。身体功能训练应该根据病患的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包括行走、站立、起坐等,在这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确保病患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有所进步。第二,给予病患相应的刺激疗法。主要是利用相应的仪器或者工具对病患的身体给予必要的刺激,通过有效的刺激促进病患的血液循环,从而为治疗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1.3观察指标
        第一,对112名脑卒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第二,对112名脑卒中病患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56名脑卒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n(%)]
    
        3.讨论
        于脑卒中而言,俗称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其发病较急,主要是血液在流动时因为某些原因的影响,难以及时流入大脑,从而对大脑的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脑卒中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出血性脑卒中,第二类是缺血性脑卒,第二类脑卒中的发病几率相对较高。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几率逐渐上升,在这过程中,人们对脑卒中逐渐提起了重视,相关研究人员对脑卒中的后续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护理模式、治疗模式,在这过程中,康复护理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相对较高,为了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医院开始引进康复护理模式,康复护理可以根据病患的自身情况制定身体恢复计划,对于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生活质量起着积极作用。
        于脑卒中病患而言,临床表现多以偏瘫为主,这类病患需要长期卧床,难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部分病患逐渐丧失了生活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这对于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部分病患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并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甚至出现抵触情绪,这对于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在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应该报以较大的耐心,积极与病患进行沟通,引导病患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树立病患的治疗自信心,使病患重拾生活自信。护理人员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针对病患的情况实施身体功能训练或者刺激治疗,需要循序渐进,观察病患的身体恢复情况,以此来调整训练方案,这样可以确保训练达到相应的结果。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病患的心理情况,如若病患存在不良情绪,应适时开导,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引导病患发泄负面情绪,以此来调整心理状态,从而使病患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当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此外,创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使病患心情舒畅,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病患的喜好布置病房,并保持病房的整洁卫生,定期通风,可以使病房保持空气清新。饮食方面,为了确保病患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护理人员应该帮助病患制定饮食计划,根据饮食计划安排病患的一日三餐,可以确保病患获得充足的能量,在此基础之上实施相应的身体锻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本项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神经内科脑卒中病患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患树立治疗自信心,使其在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支持,使病患积极面对生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质量,控制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将这种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琪.神经内科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180-181.
        [2]鹿傲尘.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0):71.
        [3]刘英.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9):56-57.
        [4]徐宇静.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3):1764-1766.
        [5]王晨晨.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7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