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和预防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付晓娟 杨
[导读]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眼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付晓娟  杨丹
        解放军第九四四医院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眼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诊治的46例眼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预防安全隐患及危险因素。观察两组患者对各自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护理效果的主要原因有视力低下、睡眠不足、体位不适、恐惧、便秘等,此外患者无生活自理能力、意外事故、感染等对护理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眼科疾病在护理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危险因素,对其进行优质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发生的安全问题,对患者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预防对策;护理;危险因素;安全隐患
        引言
        护理安全主要是指临床护理实施的时候,对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能够准确执行医嘱和护理计划,患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出现机体结构及心理损伤和障碍等情况。在有效确保护理安全的时候,护理人员也就需要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相关技术,明确护理细节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这一基础上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操作培训处理,充分落实护理安全预警制度,不对护理质量明确提升,防止出现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来本院诊治的46例眼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6例,女7例,年龄在26~43岁,其平均年龄(34.14±2.48)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在24~41岁,其平均年龄(33.28±2.15)岁。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必须在家属和自己知情的前提下才可进行,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以方便随时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眼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心理护理不到位
        患者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眼部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不适,也会使其心理产生烦躁之感,从患者的家属方面来看,他们担心孩子的眼部健康,并且疾病的治疗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患者家属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并且患者和家属也不能得到一些心理方面的疏导,则会使其不良情绪不断积攒,最终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医患关系,造成更大的矛盾产生。

2)护理操作有待规范化眼睛是人体的重要性器官,患者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则很容易造成医患关系之间的矛盾,眼部的护理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外涂眼药水等药物辅助治疗的,家长在这方面比较缺乏经验,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在涂抹眼药水的过程中不按照流程和规定来操作,就很容易因为发错药、上错药等与患者家属引发纠纷。因为患者的眼部治疗本身特殊性就比较强,又对护理人员有着严格的专业要求,要遵循动作轻动作稳和准的原则。患者不像成年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去执行,并且在沟通上也存在着较大的障碍,配合程度极低,如果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由于经验不足而造成操作失误,则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程度的伤害和痛苦。
        1.2.2对策
        1)完善和优化眼科手术室制度由于眼部结构较为复杂,眼科所接收患者多伴有视力不同程度下降情况,术后均需要对眼部进行包扎,进一步影响了视力,影响行动,因而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例如,在手术结束前的5分钟,护理人员可准备术车,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避免出现跌倒情况,上床时,告知患者放松头部并张口轻微呼吸,双手托住其头部,缓慢将患者移至病床。护理人员严格交接班制度,同时严格执行三到位、十二对、七查制度,可对现有的排号制度等进行优化,建立风险管控小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此外,管理者还需根据眼科实际情况以及相关医疗法规制定适宜的手术室制度,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尽可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以保证手术安全。2)重视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之间的联系医疗质量与护理质量间联系比较密切,在促使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提升的情况下,需要关注和重视医疗及护理质量得到更好的管理,从而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在推动医嘱更加准确的情况下使得护理人员可以执行正确医嘱,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推动患者可以早日康复。3)建立并落实护理安全预警制度医院需要关注和重视患者自身的安全护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将患者及家属原因造成的护理安全隐患能够降到最低,护理人员需要按照护理程序认真详细对患者存在的各种健康问题有效评估处理,根据患者和护理人员及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升护理方式的科学合理程度,必要的时候,在病区护理记事本内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加以标记和记录处理。
        2结果
        在对眼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影响护理效果的原因有视力低下、睡眠不足、体位不适、恐惧、便秘等,此外患者无生活自理能力、意外事故、漏服药、感染等对护理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影响。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眼科始终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其中的就诊患者多数以突发为主,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比较高,在对患者护理实施的时候也会出现引发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护理安全属于护理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其本身也是对单位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进行衡量的相关标准,具体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实施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会出现法律法规允许之外的心理功能和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受伤或者死亡现象。五官科属于综合性特点显著的科室,其病房本身具备着种类比较多和情况紧急及外伤严重等特点,患者的病情复杂程度比较高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突出对护理管理的要求也就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王中华.眼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93+9.
        [2]董翠玲,曲荣梅.探析眼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1(48):239-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