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纪婷雯
[导读]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纪婷雯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收治6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30例)与优质组(30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结果:优质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患儿显著更高(P<0.05);优质组患儿护理后热退、腮腺肿大的消退时间相比参照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针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加速此类患儿症状的改善且可提高临床护理疗效。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症状消退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临床常见一类呼吸系疾病,本病的发生主要为患儿受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临床常见患儿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发热以及全身疼痛等症状。针对此类患儿临床常规采用药物治疗方法[1]。研究发现,在患儿临床治疗中,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控制患儿病情[2]。该次研究以总结优质护理措施在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入选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6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参照组(30例)与优质组(30例)。参照组患儿包括男童14例、女童16例,患儿年龄4~11(6.8±2.0)岁,包括单侧腮腺肿大18例、双侧12例;优质组患儿包括男童15例、女童15例,患儿年龄4~12(6.6±2.1)岁,包括单侧腮腺肿大16例、双侧14例;纳入患儿入院后均发现合并腮腺肿大疼痛、咀嚼困难及食欲减退。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入组前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权同意书。
1.2方法
        患儿在入院后均接受抗病毒、抗感染、静脉补液以及改善机体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方法。针对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配合,包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遵医嘱进行用药,定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病情等干预措施。
        优质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接受优质护理:(1)优质心理疏导。部分患儿在入院时表现哭闹且拒绝配合接受治疗。在本组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以亲切态度和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在患儿病房中可准备适当的玩具,减少患儿陌生感与紧张情绪,以此增强其对护理人员信任程度。(2)体温护理。在患儿入院后需保证其睡眠时间充足,同时加强对患儿体温的监测和记录。对于出现持续性高热不退患儿,需及时将其情况告知医师并配合予以降温药物治疗。(3)口腔优质护理。注意保持患儿口腔内的清洁和卫生,以每隔4~6h予以患儿温盐水进行漱口,叮嘱并指导患儿在每次漱口时口含温盐水保持1~2min,对于不能主动配合患儿,则叮嘱其日常中多饮水,注意检查患儿口腔是否存在溃疡症状,避免口腔内脓性感染的发生。(4)饮食调整。护理人员可依据患儿主诉的腮腺疼痛情况对其进行饮食调控,主要食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护理期间需禁食辛辣、生冷、肥腻且其他不易消化食物。(5)预防护理。针对合并睾丸炎患儿,护理人员需督促患儿进行充分休息,可予以其穿上弹力短裤减缓睾丸疼痛与肿胀;针对合并脑膜炎患儿需加强进行护理观察,避免护理过程发生坠床、误吸等风险事件;针对合并胰腺炎患儿,需做好对其肠外营养护理,待患儿病情得到改善后方可逐渐过渡正常饮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情况。护理疗效分为显著改善、有效与无效3等级:显著改善:经护理3d内,患儿的腮腺无肿大或疼痛,且体温、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指标水平均可恢复正常水平;有效:经护理后4~6d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且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指标水平降低或接近正常;无效:经护理6d后患儿症状未见缓解。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改善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上传至SPSS20.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后有效率采用百分率描述,对比采取x2值检验;症状消失时间采取(均值±标准差)描述,对比采取t值检验;数据差异显著以P<0.05进行描述。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后总有效率情况对比
        优质组患儿护理后显著改善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参照组患儿护理后显著改善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优质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患儿显著更高(P<0.05)。
2.2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对比
        优质组患儿护理后热退、腮腺肿大的消退时间相比参照组显著更短(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对比(d)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类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针对本病患儿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并在患儿临床治疗中强调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保障治疗效果[3]。优质护理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符合护理人文理念要求且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干预措施,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不仅可充分保障护理人员技术与服务水平,通过优质心理疏导、体温护理、口腔优质护理、饮食调整及预防护理措施可对患儿身心方面进行优化护理,从而保障临床护理质量。研究针对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接受优质护理,数据表明,优质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相比参照组患儿显著更高;优质组患儿护理后热退、腮腺肿大的消退时间相比参照组显著更短。研究认为,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比常规护理更精确且到位。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加速此类患儿症状的改善且可提高临床护理疗效,该护理干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冬平.优质护理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应用体会[J].今日健康,2015,014(001):175-175.
[2]张文君,赵保玲,王芳.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042(006):185-186.
[3]张文君,赵保玲,王芳.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042(006):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