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花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2018.2-2019.2院内1000件器械作为参比组,应用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选取本医院2019.3-2020.3院内1000件器械作为研究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两组管理人员均为院内消毒供应室管理人员共20人。观察指标: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参比组工作质量评分存在较大差异性,研究组评分较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组别为研究组,差异性较强(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消毒供应室管理;干预价值
消毒供应室一般承担医疗器械、回收、发放、消毒及清洁,如其中某一环节出现偏差,会引发院内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需要实现院内供应室管理质量加强,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提高,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帮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2]。本次对于消毒供应室内利用安全管理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2018.2-2019.2院内1000件器械实施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该组别命名为参比组,另选取2019.3-2020.3院内1000件器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命名为研究组,两组管理人员均为20人,人员未发生改变,为院内消毒供应室管理人员。
1.2方法
参比组利用常规护理管理办法。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①安全管理评估:对于消毒供应室的现存问题进行评估、分析、调查,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在医疗器械消毒清洗的过程中检查清洗设备运行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护理管理措施。②安全护理管理:对于每位护理人员的实施责任制,对其合理分工,根据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能力进行安全培训方案制定,并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根据工作责任划分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消毒供应室中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管理范围,使护理人员能够责任意识,提升整体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③操作流程完善:对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如医用器械的发放、清洗、消毒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于相关操作进行严格要求。例如,物品有效分类、回收物品处理方法等,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消毒供应室中的问题实现风险规避。如分类界限模糊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标准严格规定,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护设备佩戴,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对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监督,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管理结果观察研究指标:工作质量评分分为四项,分别为服务态度、安全意识、风险识别、应对能力,满分10分,并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数据指标比对结果分析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n%)表示、卡方计算及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表示、t数据检验工作质量评分,统计学结果P<0.05,代表比对后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有差异。
2.结果
2.1研究组与参比组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比率
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率与参比组进行分析对照,参比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见表1所示:
表1:研究组与参比组护理不良事件比率(n,%)
.jpg)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属于新型管理办法,其实是目的主要为保障患者安全及医务人员安全。相比于传统管理模式,其具备预见性管理,能够将管理流程实现有效优化,将责任岗位细化,通过直接问责及责任划分的方式使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意识及安全意识。同时,在消毒供应室中实现现状调查,并严格制定规章制度。帮助护理人员规范行为,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使消毒供应室中的工作质量得到提升。降低供应差错及物品不合格的发生率,使投诉率降低。同时,需要在院内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需要对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在其中建立活动圈,圈儿长应对与活动主题进行明确,医院护士长需要在其中担任辅导员职责,对于本次活动进行监督,保证活动参与过程中与其他科室进行有效联系,圈长需要对于本次活动及相关学习培训内容进行负责,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圈中成员需要进行资料进行收集,实现现场活动监督,在院内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工作,避免出现院内感染以及器械受损情况,保证院内医疗服务的有序进行[3]。
综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院内治疗安全性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艳华.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6):2650-2651+2656.
[2]朱爱群. 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感染发生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5):2635-2637.
[3]雷玲,呼莉莉,高海燕,吉桂贇. “互联网管理平台”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91-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