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3期   作者:何香君
[导读] 目的:探讨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
        何香君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结果:2组患者入住IUC时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经护理1周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87.18%,P<0.05。结论: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满意度;效果
        重症监护室(ICU)内收治的患者其病情更重,同时变化速度快,这也使得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并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比较严重的负性情绪。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安全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密、细致的护理服务,特别是在护理中需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及感受,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以下将分析在ICU护理中通过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实际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本院ICU 78例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24~79岁,均值为(46.5±1.3)岁。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3~80岁,均值为(46.3±1.4)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即用药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及其他常规护理和结合病情的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则联合运用人文关怀护理,方法为:(1)环境层面: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及时询问其感受,并了解患者对于住院环境的需求,如患者存在光线敏感,需要调病房光线强度。如患者对于室内医疗设备噪音较为敏感,需要对设备报警声进行调低。如患者存在温度敏感,需要充分结合其需求,对病房当中温度及湿度做出适当调整,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升其舒适度;(2)心理层面:加强与患者的密切沟通,了解其情绪状态,并分析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根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例如患者对疾病或治疗结果具有恐惧心理,需要详细向其讲解疾病病因、治疗方法和作用机制等,并通过列举成功治疗病例的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帮助稳定情绪状态。针对与家属长期隔离而出现孤单心理的患者,需要适当的安排家属进行探视,与此同时对患者和家属之间进行语言沟通传递,从而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孤独情绪状态。针对受到疼痛或症状影响而出现焦虑、担忧等情绪,需要向其讲解症状或疼痛产生的原因以及规律,从而解除患者的负面心理;(3)睡眠层面:患者入睡前可对其局部受压点进行适当按摩,并帮助调节体位改善舒适度,确保患者能够迅速高质量的入睡。在夜间避免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并调低设备噪音,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4)饮食层面:如无法经口进食,需结合其具体情况采取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如患者能够经口进食,则需充分结合其饮食喜好以及病情特征等,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改善机体营养水平,进一步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5)日常生活层面:在开展各项护理操作中需要进行提前告知,以便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以及轻柔,防止对其产生二次伤害。
1.3评价标准
        (1)利用焦虑、抑郁自评估表(SAS、SDS)对于2组患者在入住ICU时和护理1周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评,得分越高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2)运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表”对于2组患者关于ICU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并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评分对比
        2组患者入住IUC时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经护理1周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SAS、SDS评分对比(±s,分)
 
3讨论
        重症监护室与院内其他普通病房相比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以及密闭性,因此患者在入住ICU后容易产生孤独、紧张、焦虑等心理[2]。再加上部分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导致思想压力增加,在治疗期间更容易受到治疗环境以及护理操作等影响而出现负性情绪,进一步对其身体内环境稳定造成干扰,也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3]。通过运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关怀和支持,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改善其负面心理状态并更好地提升治疗依从性,这对于确保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和改善护患关系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本次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人文关怀的运用有利于提升ICU内患者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丽娜,李琳,王晓辰,等.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科技投资,2019,28(12):250.
[2]梁云.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123-125.
[3]张美.重症监护室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措施和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5):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