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华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 要】目的: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实施手术室术中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前者实施手术室术中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操作,将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此时P<0.05,提示数据对比结果有意义。结论:手术室术中护理效果显著,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术中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只中凝固而引发的疾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术后并发症类型[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患者康复,临床应将疾病预防及护理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2]。本文主要是对68例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表明手术室术中护理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作用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68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采取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选取时间均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为68岁,年龄最小为22岁,平均年龄为(43.69±1.51)岁。研究组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为67岁,年龄最小为23岁,平均年龄为(43.71±1.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不存在对比分析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术中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术中护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下肢抬高: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抬高下肢,将特制体位垫放置于患者腿下,最佳抬高角度为25。,进而帮助患者实现下肢静脉回流。(2)腿部按摩: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腿部按摩。具体实施内容为:护理人员需要将预先准备好的输液架放置于手术床尾旁,将圈钳持握部挂在输液架上,随后根据实际掌控对输液架的高度及位置状况进行调整,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口单掀起的高度,将其控制在器械托盘水平面以下,进而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在掀单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接触辅料,保持动作轻柔。随后开始按摩,对患者腿部正面、内侧面、后面、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进行按摩,最佳按摩时间为2分钟左右,单侧下肢最佳按摩时间需控制在6分钟左右,间隔时间为60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项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纤维蛋白原(Fbg)。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相关数据信息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项凝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差异不明显,提示数据分析结果无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研究结果存在对比意义(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对比
.jpg)
3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多发病于接收大手术患者、长期卧床者、严重创伤以及肢体制动患者[3]。疾病发作后常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发热、浅静脉曲张、股青肿等,部分患者伴随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术中护理具有常规护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前瞻性护理模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积极的预防效果[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术中护理后,患者各项凝血指标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表示两组指标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术中护理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各项凝血指标,而且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恢复速度具有积极作用,该种护理措施临床价值较高,各院可将其作为首选护理方案,并进行积极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勇进,彭怀玉,刘顺帆,胡蕤,尚立.介入治疗在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5):89-91.
[2]檀玥,褚婕,梁燕,严敏,向御婷.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出院后自我管理及预后的纵向调查[J].护理研究,2020,34(24):4402-4405.
[3]邓增发,盛璞义,徐栋梁,傅明,何爱珊,廖威明,康焱.氨甲环酸联合不同抗凝药对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12):1561-1567.
[4]王彬.大腔导管抽吸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2):1759-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