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杨晓芳
[导读] 摘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发展起来的,是强化企业管理和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油建分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市  834000
        摘要: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发展起来的,是强化企业管理和领导干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活动,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企业实际发展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企业内部审计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策,以更好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企业经济责任;方法
        1.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1.1传统审计模式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审计模式的发展趋势如右所示:基于会计审计模式→基于制度导向的审计模式→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导致审计模式不断发展的基本原因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审计模式的要求不一样,审计模式的转变都是为了更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在面向系统的审计模式下,审计员需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检验,然后根据分析得出来的结果开展实质性审计程序。在传统的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 式中,审计人员首先对于项目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判断是否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范围之内,然后再进一步确认是否实施后续程序。因此,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直接决定了是否继续开展审计的其他程序,其中包括控制测试和详细测试。但是,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模式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因此它仍然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项目审计的问题,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
        1.2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使得企业的投资和并购的业务逐渐增多,分公司的业务量越来越大,这样就使得管理链不断拉长,管理的难度越来愈大。另外,很多公司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公司的地理跨度很大。为此,一些公司为了加强对于下属企业的控制力度,更好促进下属企业的发展,加强对下属企业的管控,纷纷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案,其中如何加强对于下属企业绝对领导力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在企业的经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领导层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重大问题的决策者,每一个决策对于公司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如何保障管理层的健康发展是企业制度建设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力、责任。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为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和权利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通过加大对于下属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力度以及对其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和界定,及时发现他们在日程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积极向他们提供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 的方式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可以加大监管制度,不断促进企业机制体系改革,不断促进企业的廉洁政府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用感,使其树立更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有不同类型的项目,如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基础设施审计等,但与这些审计相比,经济责任审计更加全面、完整,而且 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其特点是促进了资产管理与责任管理相结合,更有利于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活动,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经济责任审计是一名“健康医生”,它是促进企业进步的 “防火墙”和“杠杆”。它不仅管理当前,而且管理长期;它不仅解决了表面问题,而且解决了基础问题。作为一种长期的动态监控机制,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企业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
        2.1合理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计划
        当前的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每年例行的财务收支、经营业 绩审计。

由于种种原因,领导人员任期往往较长,有的几年,有的任期达近十年,因此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广,时间跨度长,调查取证难度大,不仅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也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因此,要求审计部门提前制定计划,做好 人员的配备安排和时间安排,留出足够的审计时间,抽调业务 精、能力强的审计人员参加审计,从时间、人力资源等方面上给予充分的保证,以利于项目进行中查深查透,揭示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隐藏较深的问题,防范经营风险。
        2.2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1)审前做好充分调查由于领导干部任期内,因客观环境、历史环境对结果都有 影响,因此提前做好前期深入细致调查,收集资料和了解被审 单位相关政策执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组内充分讨论,对确定审计重点,把握审计思路,提升现场审计的效率效果有积极的作用。(2)审中充分发扬敬业精神 审计过程中严格落实审计方案,以风险为导向,坚持做到 横向审全,纵向审清开展审计工作,审计过程中发扬一追到底的精神,发现并揭示问题的真相和风险。这需要审计人员有敬业爱岗的职业素质。(3)科学合理地定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审计报告和决定阶段,抓住问题实质,对问题定性严谨、准确,让被审单位知道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有利于下阶段更好地纠正错误,防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也给继任者敲响警钟;而审计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合理,可操作性强,利于被审单位更好地整改和落实。(4)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推行问责制对经济责任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对审 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罚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审计整改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推行问责制,“问到底”、“责到位”,与被审单位主要领导人进行约谈,严肃追究责任,杜绝被审单位边审边犯,屡审屡犯的情况。
        2.3大力推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形式,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上的发展、创新。传统的离任审计是在被审计人升职或调任其它单位后进行,对离任领导的责任追究,效果存在很大的 局限性,审计问责的时效性不强,及时纠正整改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者未升迁和调离单位前实施,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可以立即整改,对于审计组提出的改进建议,可以及时采纳。这不仅及时规避了企业风险,还大大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领导干 部廉政风险,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审计监督作用,真正实现了审计成果的迅速转化,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2.4开展大数据审计模式
        与每年例行的财务收支或经营业绩审计项目相比,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本身具有被审领导干部任期时间长、数据量大的特点,加之审计时间、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等因素限制,要想在庞 大的数据群中尽快甄别出对审计人员有用的"关键数据",发现审计问题,这确实比较困难。推行大数据审计模式,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具体做法:首先通过远程控制中心与被审单位计算机终端建立起网络联系,建立被审企业向审计部门定期 报送数据资料和重大事项制度,报送数据不仅限于财务数据,还要包括业务数据,基础生产数据,重大事项决策数据等;再利用大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处理,发现苗头性,趋势性典型问题,提炼出行业的风险点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审计人员准确定位审计线索,尽快发现审计问题。这种审计模式也是未来审计行业实施现代化手段的发展方向,对于审计部门及早发现问题,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结语
        基于企业内部审计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各个公司在发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情况,通过制度建设来加大对于管理者的监督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华.工程审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王越蒙.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科技资讯,2007,(35):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