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张欢
[导读]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数学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力以及创新意识。本文旨在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生 反思能力 培养 方法

  张 欢 (哈密市第八中学    新疆 哈密    839000)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数学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学习反思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力以及创新意识。本文旨在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生  反思能力  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38-01
        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抽象、复杂的学科,学生具备极强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方法的掌握,从而提升反思能力。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主动学习欲望不够积极,缺乏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意识不到反思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帮助,因而缺乏反思能力。课堂学习中教师起到主体作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我们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均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尤其是对于数学的反思能力来讲,更是严重不足。而高中数学的教学本质,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同时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也要求教师,能够对我们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关注。《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本质就是指要求人们能够时常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取感悟。可以说,反思可以我们学生的学习来讲,同样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够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事物、信息、思维、结果等内容做到深刻了解,有利于推动我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反思,不仅仅是对过去进行回顾,也是对为了学习的一种规划,使我们更加学会学习,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数学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加具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中学习的重要组成内容,高中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高考的整体成绩。基于高中数学存在的难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经常反思,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的总结和比较,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让学生弥补数学知识点,加深对数学知识系统的掌握。因此,希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开展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反思能力培养。
  二、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
  1.形成良好的反思学习氛围。数学学科属于一门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同教师、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对一些学习经验或者学习方式进行分享,有利于促进自身学习能力。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希望教师能够采取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或者是分组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师生或者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学生思维进行扩展,及时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改正思路,从而提升自身数学能力。
        2.提高高中生反思兴趣。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与每个章节的知识内容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反思能力,以更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提高学生反思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3.加强高中生课堂反思能力训练。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进行反思能力,应在课堂上加强高中生进行反思能力训练。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做错的题目,应加强学生进行数学反思训练,积极鼓励高中生独自找出自己做错数学习题的原因,采用这种反思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进行数学解题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再次犯同一个错误。针对高中数学公式较多,学生在进行解题时经常会出现将数学公式弄混情况。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应加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进行反思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组记忆,在加强学生反思能力训练时,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记忆效果。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加强高中生反思能力的训练,逐渐培养高中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针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内容,采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反思能力。
  4.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后的评价和总结,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当然,除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反思方法的传授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也至关重要。笔者相信,任何一样东西失去了坚持的意义就会形同虚设、毫无价值可言,学习中的反思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通常情况下,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对学生的整体反思情况进行细致地评价,并且要适时地总结反思成果。只有通过反复地进行失败教训的总结和经验的汲取,才能使学生的反思方式更加恰当,并且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这样的一个课后总结自然而然地纳入整节课的学习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使我们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这一目的。  
  总之,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高质的反思能力培养环境,并培养起学生的思维性反思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的提升,也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强。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05.
  [2]黄军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