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大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刘萍
[导读]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一定是一个自信的幼儿,教育者要想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就必须先让幼儿学会自信。而4至5岁是人的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及早观察与发现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倾向,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把自信心的发展引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刘 萍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大东街幼儿园      四川 德阳     550000)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47-01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心理健康的幼儿,一定是一个自信的幼儿,教育者要想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就必须先让幼儿学会自信。而4至5岁是人的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及早观察与发现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倾向,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把自信心的发展引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是很多方面都不如别的幼儿,他们往往表现出害怕、退缩、无主见等心理特点。现结合《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与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浅谈一下中大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二、中大班幼儿自信心发展的主要表现
        我班幼儿是直接上中班的,大多数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发展都参差不齐,很多幼儿缺乏自信心,稍遇困难就退缩,不敢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怯于和老师交往,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不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去认识和探索事物。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惧怕尝试新任务。常常会说“我不会”,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如:很多幼儿上课经常不举手,一方面是害怕和别人比较和遇到失败,另一方面是上课时间短,被积极性高的幼儿回答了,经常被忽视,得不到发言机会,也不想尝试了。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注意发现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及时发现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并给予必要的个别教育和帮助,使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我们主要采取游戏活动、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以及家园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现将这一实践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教师要以平等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精神环境。要创设这样一个氛围需要我们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度,经常与幼儿做朋友似的沟通,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对幼儿有合理的期望,激发幼儿积极向上,要求进步。但是千万不要让这种期望过强过激而成为孩子的压力,使孩子对事物望而生畏,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让孩子在充分体会到成人关怀信任的同时,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敢于创新求异,敢于并乐于沉醉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二)、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使幼儿体验成功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


        1.利用区角活动帮幼儿建立自信。首先,区角活动自主选择,个别活动的方式使自信心一般和较弱的幼儿信心增强了,以往集体教育模式中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练习总是让那些能干的孩子唱主角,长此以往,一般或较弱的幼儿得不到表现机会而变得沉默、退缩、自信心受损。在区角活动中每个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大大提高幼儿成功的机会,在品尝成功喜悦中增强了自信心。其次,区角活动让各有所长的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区角活动中丰富的操作材料给有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的舞台。如胡贝佳跳舞跳得很好,在音乐区里经常为大家跳舞,很受同伴的欢迎;王瑞对绘画和手工非常感兴趣,教室里的墙饰有很多是她的作品;占晟喜欢讲故事在语言区里是大家的“领袖”。每个幼儿都在一些个别项目上处于领先地位,老师和同伴称赞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长处,相信了自己的能力,建立了信心。此外,区角活动轻松自由的氛围,无形中减轻了幼儿的学习压力,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内向胆小的孩子放开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老师和幼儿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让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接触,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刘善乐内向、胆小、沉默寡言,但她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会正确穿衣裤、系鞋带、整理衣物,在午睡起床时我经常让她为小朋友示范,经过一段时间后她不仅教会了小朋友,而且人也开朗自信了许多。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开展“我能……”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些什么,内容可包括学习、纪律、家庭服务等方面。该活动可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与鼓励中树立自信心,或者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要求他们承担职责。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为同伴服务,又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自信心。
        (三)、积极的评价是发展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幼儿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成人的评价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评价包括爱抚、鼓励、点头微笑、语言夸奖、图片表彰、送五角星等。恰如其分地给幼儿良好的行为以积极评价,不但能使幼儿体会到快乐和满足,激励其继续上进的愿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成就感和自信心。如赵晨俊小朋友经常在美术活动中不知怎么下笔,或者让其他小朋友帮他画,有一次在画装饰画时,我发现他选择了用原点、线条来装饰,虽然很简单,但很有装饰效果,而且画面干净,色彩搭配合理,我立即在全班表扬了他,并送给她五角星来鼓励他,他画画的劲头更足了,父亲接他时他还不肯走,一个小小的进步让他在班上树立了自信,体验到了被人肯定的喜悦,以后,赵晨俊的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家园配合是建立幼儿自信心的桥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和合作伙伴。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如果老师注意到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肯定、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老师注意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也不敢放手,不让锻炼,是不可能培养和建立幼儿的自信心的。在家长共育工作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可通过开家长会、讲座、家园联系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教育方法。同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要鼓励家长及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利于老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总之,幼儿园和家庭只有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培养出自信的一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