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王玉金
[导读] 【摘 要】 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充分体验运动乐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力求构建完整的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心理过程。本文主要探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学方法
  王玉金 (沐川县实验中学    四川 乐山    614500) 
   【摘 要】 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充分体验运动乐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力求构建完整的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心理过程。本文主要探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0-039-01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体育的教学地位有所上升,作为初中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创建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问题带动兴趣,以兴趣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即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接受这种教育手段,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使学生必须去服从的形式。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用2至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布置场地摆放器材。事先把器材随意散点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游戏方式主动让学生去得到它并按规定路线摆放好。这样一来学生既感到好玩又觉得刺激,远比教师依个发器材的效果好。这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用5至6分钟的时间,以游戏、比赛等活动为手段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我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让学生的全身都得到充分地舒展,我提出怎样利用身体的各部位接触对方的“尾巴”。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头脑也得到了一次很好低锻炼机会。


        三、完善学校的教学场地和器材
  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完善,对于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也有明显的作用。完善体育教学的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让体育教学不再仅限于学校的内部操场上,完善体育教学的器材,可以为学生在进行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时候,提供更多的选项,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实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高效性。
        四、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①用5至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组合群体的分组自主学习。为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各显神通。②用1至2分钟的时间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至7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已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至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0至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玩,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倡导自我评价
  用1至2分钟的时间来评价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曾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与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源,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初中体育老师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还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沈晓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探讨[J].《名师在线》.2019.03.
  [2]何峰.如何开展初中体育健康教学[J].《学周刊》.2017.12.
  [3]王占东.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