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王建波 刘金月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王建波 刘金月
[导读] 核心素养是近两年的教育热词,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别,导致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跟上教师的脚步,或者是不能够满足一些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教学效率不高。

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王建波  刘金月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两年的教育热词,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自身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别,导致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跟上教师的脚步,或者是不能够满足一些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立足于核心素养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分层引导,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科目,在高考当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导致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就较强;对于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就比较弱。同时再加上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导致一个班级当中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要能够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就必须要开展分层教学,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计划,引导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因素分析
        为什么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开展分层教学,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一)数学科目的性质
        之所以要开展分层教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数学科目固有的性质。由于数学科目属于自然学科,有些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且高中数学的难度要比中学和小学的难度要大得多,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样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认知。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高中数学的内容,把握数学核心素养,掌握数学知识是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探究的课题之一,根据数学知识的这些特征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将数学知识分为简单、一般和难懂三个层次,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逐层教学,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学生的特征
        高中是学生学习非常紧张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在心理上都会一些明显的变化。再加上数学知识生涩难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单调的教学,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因为学不懂和不感兴趣而放弃数学[1]。


但是新时期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就必须要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数学知识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在明确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因素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制定有效的策略,真正地将分层教学落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一)分层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一堂新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分层,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去开拓思维,提高自身的主动性。而且课前预习完全是依靠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管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意识,但是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畏难心理,从而消磨学生的意志。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去设置相对简单的、符合该阶段学生的预习内容,让学生的预习更加有效。比如一个班级可以将学生分为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秀生。那么在进行预习作业布置的时候,对后进生和中等生要尽可能的简单让他们理解基础的概念和找出新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于优秀生来说,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尝试着去分析问题,并且结合实际生活的需求联系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针对教学重难点实施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重难点的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可以以粗讲为主,细讲为辅。也就是在粗讲阶段可以针对全班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框架的讲解,让班级的学生都能够对数学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掌握。然后再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精讲,确保讲解的内容是该阶段学生能够接受的,能够学习的[2]。比如在教学《圆锥与曲线方程》这一内容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要面向全班同学对这一内容的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把握相关的公式定理,然后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的案例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如针对后进生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片进行分析,甚至是利用多媒体动画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优秀生来说,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典型案例,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作为新时期背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实现核心素养以及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月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23):86.
[2]王丽.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下),2015(1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