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荟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就无形中推动了环境检测事业的发展和进。环境检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产的重要基础,以此就需要对环境检测工作进行重视,对环境检测工作全过程的质量进行保证,对环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予以保证,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下文就主要对环境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控制相关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引言
环境检测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从上实际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环境保护质量控制工作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进行环境检测点的设置,并且对空气、土壤、水源等不同环境系统进行有效的采样和分析,并得出环境污染的实际数据。但是我国的环境检测体系质量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就应该制定正确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环境检测的质量。
1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1对环境质量检测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
在环境检测工作开展得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环境污染特征的全面分析工作,确保质量控制整体效果的提高。要对污染物得种类进行细致得划分,对不同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进行明确,不断提高检测数据得准确性。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对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进行认真的落实,对环境检测进行严格的分析,端正态度,制定出套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要求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控制体系进行操作,从源头上对质量检测的整体效果进行保证。
1.2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对于实验室内进行环境检测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要做好严格的管理工作。实验室需要建立一些列针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确保能够有效的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实验室内进行环境检测工作所需要使用的设备仪器不仅需要具有比较高的技术性,同时大多数属于精密仪器,这样就对实验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对设备仪器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予以保证,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在环境检测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会使用有问题、有误差的设备仪器。另外,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做好设备的核查、检定和校准工作,确保设备仪器能够满足实验室的使用要求。实验室中检测人员在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工作前,也要对仪器设备的质量、运行、状态等进行检查,确保仪器设备能够满足环境检测工作的根本要求。相关仪器设备的适用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考核培训和授权以后才能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设备仪器的操作。
1.3做好场所环境的管理工作
加强实验室内部环境的管理,对于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实验室环境清洁进行保持的基础上,需要以环境检测工作的要求为主要依据,对工作区域的照明、制冷、通风、安全报警等设施进行保证,并且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条件都能够满足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相拼的保存需求。环境检测工作具有范围广、系统性高的特征,因此,在对环境条件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实验室区域的分配,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和交叉污染问题的出现。
2检测样品的质量控制
2.1样品的采集管理
样品的采集工作是环境检测工作进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环境检测工作开展得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进行监测点位置的选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多获取的数据能够具有准确性、可行性和代表性。在进行检测样品采样之前,需要对样品的性质进行了解,并采用合理的采集方法进行采集。与此同时还要对采样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天气状况进行了解,确保检测计划的合理性。在进行样品采样的时候,相关的采样人员必须以相关的标准规范对自己的采样操作进行严格的约束,减少人为因素而影响了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进行平行样采集和全程序空白的过程中,采样人员也要按照标准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做好仪器的校准工作,对所采集样品的进行认真的记录和标识。
在采样工作完成狗,要确认采集的样品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对样品的数量进行正确的清点,如果发现了漏填问题就需要进行样品的重新采样。
2.2样品的运输和交接管理
样品采集完成以后,需要将采样好的样品及时的运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在运送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容器材质、温度、固定剂以及运输过程中样品发生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反应的影响,就会使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变化。所以在进行样品运输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运输条件和运输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减少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在进行样品的分装和密封工作室,要避免样品出现失效、混淆、玷污、损失等问题。在将样品送回实验室后需要做好样品的交接工作,交接的过程中送样人和接样人都需要对样品进行清点和信息的核实。
2.3样品保存和管理
在样品交接完成后,样品管理人需要对样品进行唯一性的标识,避免出现样品混淆的情况。需要进行当天分析的样品应该及时的同时实验室的检测人员进行分分析,避免样品失效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样品需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要求进行分类保存,对样品的保存环境和保存温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样品的有效性进行保障。
3做好实验室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
3.1对检测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
分析过程中所应用的分析方法的使用范围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分析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样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一旦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对环境检测的质量产生影响。
3.2做好消耗品的管理工作
化学试剂、耗材、标准物质等都属于实验室中的消耗品。在进行标准物质采购的时候,应尽量购买可以追溯到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或者有证的标准物质,并在子良管理体系的要求下,做好相关的验收和核查工作。在对检测检验质量有影响的相关试剂和保材,必须要验收合格以后才能入库。对于各种分析项目所使用的器具和比例器皿等,必须要确保转向专用。
3.3实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实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手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空白测试,这种方法可以对试剂、器皿、环境、试验用水等有原因带入的杂质所导致的误差问题进行有有效的校正,同时还能够充分的进行不同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之间的差异情况的掌握。另外,这种方法还能够准确的进行检测方法的评价,科学的进行检出限和定量限等技术的指标的评估。
其次是标准物质监控,这种方法主要的就是在检测的过程中,进行有证准物质和国家标准样品的测定工作,并且将分析测试的结果同相关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的判断分析。
第三是平行样测试,主要指的是将同一种样品的多个子样品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同步分析测试,通常平行双样的测定,能够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进行准确的反应,也可以对同批测试结果的稳定情况进行检查。
最后是回收率试验,主要是能够对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方法准确度进行评价,同时对试验检测能力进行监控,对检测的可靠性进行判断。
结束语
总之,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已经离不开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想要对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和保证,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方针和政策,从多方面入手,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对环境检测的准确性予以保证,确保我国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星辰.我国环境检测措施存在问题分析[J].环球市场,2019,38(26):33-36.
[2]董研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02):140-141
[3]唐楠.探讨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J].能源与环境,2017(5):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