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业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的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强
[导读] 摘要:现如今有一些企业,对于劳动用工管理存在很严重的不规范现象,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用工关系。
        国网齐齐哈尔供电公司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现如今有一些企业,对于劳动用工管理存在很严重的不规范现象,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用工关系。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一大部分的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关系比较稳定,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很多的企业管理模式正在不断改变。所以,规范企业劳动用工和组织管理是目前企业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
        一、企业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现状
        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并不完善,首先体现在制度方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企业要针对劳动用工确立相应的劳动合同制,明确规定劳动者和企业所执行的义务以及承担的责任,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健全的劳动组织管理以及用工制度,各项细则的疏漏或者模糊,导致劳动纠纷事件经常发生。比如一些企业为了从中获取较大的利益,在社会保险的缴纳上有所逃避,甚至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任意解聘劳动者。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合同不规范,内容缺失等问题,导致很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则体现在主体法律意识淡薄上面。关于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的管理,我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这是维系劳动者和企业关系的重要条件,同样也是规范各项劳动组织管理活动的参照标准。但从实际来看,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高效的应用,无论企业管理者,还是劳动者都存在忽视心理,且没有掌握足够的法律常识,以至于劳动用工和管理的过程存在各方面的隐患。
        二、企业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1、劳动涉及的双方缺少相关的劳动法律意识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用人管理问题,就是用人企业和劳动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由于劳动双方的法律意识都不够强烈,在实际的用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举例来说,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过于苛刻,而且还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条款,这些行为最终有可能导致劳动纠纷的产生。此外,由于劳动人员自身不具备法律意识,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对于劳动法律重视得不够,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很难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
        2、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企业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劳动人员签订合同,通过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来规范企业和劳动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用工制度,通常会存在损害劳动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存在一定的用工情况和待遇不符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劳动纠纷的出现,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缺乏健全的劳动组织
        很多企业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来对劳动人员进行民主化的管理,还可以利用这些组织对国家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进行落实,来协调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企业的劳动组织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一些企业并没有建立劳动组织机构,很多事物都是由领导人员来进行的,对于劳动人员的意见不够重视,这些现象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内部管理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提高企业劳动用工和组织管理的相关对策
        1、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
        企业领导者要加强自身的制度性理念,不断健全和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以科学、合理、现代的思想看待劳动用工和组织管理工作,要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元多方权衡各方的利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从而加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优化企业的内部工作氛围,让企业内部的工作质量得以优化,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发展前景。同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考勤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及时提供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那些不积极上进的员工,则应当予以警告。要构建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劳动者的工作状况,提升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加强工作效率。
        2、劳动管理标准化
        在企业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劳动合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件,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员工应当负责的工作内容,也规定了企业应当提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因此,要加强对于劳动合同的管理,构建标准化的工作体系。企业领导应当重视劳动合同的相关工作,立足于企业实际状况,对其加以优化和改进,同时,要善于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员工们的实际诉求和思想动态,响应员工们的合理要求,积极对劳动合同进行适当的调整修订。平衡企业盈利与员工劳动之间的关系,既保障职工的利益分配,又保障企业的正常发展。
        3、用工管理规范化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人才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要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员工们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根据员工们的实际工作水平和擅长工作内容进行岗位分配,发挥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效,提高企业内部的专业性程度。相关的企业管理者要与员工进行充足的沟通和交流,对员工们的性格、爱好、特点、专业技能有较深程度的了解,从而根据员工的特点来合理分配岗位,让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对于企业的价值,并生成一种对企业的认同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于工作之中,进而得到一种职业满足感。
        4、做好员工的定期培训工作
        当员工进入到企业之后,并不能够停止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因此,企业的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组织员工们的日常学习,加强定期培训,让员工能够提升专业素养,胜任新时代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员工素质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要想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首先,要从高校中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鼓励他们到企业之中开展生产实习,确保人才资源的优先供应。其次,要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外出开展考察和调研,从而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最后,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信用管理,尤其是对于掌握商业机密的高级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监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确保公司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5、强化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
        在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展相关的法律讲座和教育宣传,让全体职工都能够了解劳动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加强对于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宣传,加强公司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的法律素养,从而让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外,应当充分借助媒体的舆论性,对企业的劳动行为加强监督和指导,如果发现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状况,应当及时进行曝光,从而在行业范围内提高对于劳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所有企业都能够保持合法经营稳定发展。
        结束语
        企业经营管理中,劳动用工以及劳动组织管理发挥着相应的作用,是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但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经常存在劳动纠纷事件,不仅损害劳动者的权益,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显然这与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不力有关。所以企业要特别重视劳动用工的规范性和劳动组织管理的效果,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完善相关制度以及信息平台的构建等方式,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升企业劳动用工和劳动组织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钟焰.企业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94.
        [2]陈静波.浅析企业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