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是一种以胶体金为示踪剂的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在抗原和抗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临床、环境污染等定性或半定性快速免疫分析。本文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食品检测;应用
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为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运而生,并应用于食品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概述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有效结合胶体金标记、免疫检测和层析分析等技术为一体的免疫检测固相标记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发展。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为一种应用形式,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和免疫金标记技术的相互结合,它是以条带状在膜上固定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使在层析条上的样品溶液依靠毛细作用产生泳动,使样品中的待测物和待测物在层析材料上的抗原或抗体等受体发生亲和性与特性较高的免疫反应,在层析的过程中材料的检测带通过截留或富集免疫复合物,通过直接使用或酶促显色反应可对着色标记物进行目测,在5~10min内可直接获取试验结果[1]。
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特点
(一)具有较广的检测范围
该技术既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及微生物和真菌毒素进行检测,还可快速诊断动物的疫病,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操作过程相对简单
该技术操作比较简单,不涉及大型的设备仪器,只用简单地对检测样品进行处理,便可直接观察到检测结果,不用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也可操作。
(三)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该技术大部分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只对抗原决定簇有亲和性和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当前市面上的检测胶体金的卡已经达到1.0ng/mL的灵敏度。
(四)便于现场携带
使用胶体金对蛋白进行标记在物理上是一种吸附过程,基本上不会对蛋白质的活性造成破坏,因此胶体金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胶体金检测卡质量和体积都较小,在现场便于携带和检测。
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检测食品质量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接触的食物种类非常多,包括肉类、蔬菜、水果和面食等等,不管是哪一类食品,水分、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等物质都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这些物质也是人类生存和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高分子有机物质是上述营养物质的主要属性,这就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的检测技术一般只追求检测速度,却不关注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因而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检测技术的不足,在短时间内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例如:奶牛在分娩后的几天内产生的乳汁为牛初乳,这种牛奶与普通牛奶相比,更具营养和保健价值。牛初乳中的IgG含量会受到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直接影响,二者呈正向关联,简言之,牛初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越高,则牛初乳中的IgG含量就越高。
因此,在检测牛初乳的过程中,就可以将IgG含量作为检测依据,测得牛初乳中IgG含量后,就可以对牛初乳或其制品中的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推断,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即可完成对牛初乳IgG含量的测定。具体原理为:技术人员应该将牛初乳中含有的IgG设为竞争性抗原,然后通过胶体金的使用,标记IgG,然后在纸条结合垫上对其进行包被,同时在检测区中对自制免抗牛IgG抗体进行固化,最后对二者进行观察,得到牛初乳样品中IgG的水平,实现对牛初乳及制品质量的有效检测。检测过程较为简单,且用时较短,一般不超过15min,有利于保证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在检测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虽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非法分子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生产和加工食品过程中,常常以次充好,或采用不合法的行为进行食品加工,比如:地沟油等,这些食品被人食用后,轻则头晕腹泻,重则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近些年,食品安全事故在我国各地屡见不鲜。常见的食品都有3个月左右的保质期,如果检测时间过长,则会对食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故现场检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之中,其目的在于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因为具有检测速度快和操作方便等优势,受到了食品检测领域的认可和喜爱,经常作为现场检测的主要方法,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执法部门惩罚不法分子的依据。就实际情况而言,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许多,常见的包括违禁药物、农药残留等。因此,需要注重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威胁人们的安全[2]。
食品中如果含有超标的有毒有害物质,那么人们在食用这类食物后,身体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并且还会诱发人体疾病,比如:现代人类患癌症的概率上升,与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增加有直接关联。葡萄球菌、各类霉菌和大肠杆菌是食品中含量较高的有毒有害物质。人体摄取的有毒有害物质量一旦超标,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在进行食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过程中,生化鉴定分离方法较为常用,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但却存在技术操作难度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低的缺陷,在快速检测中,很难发挥有效作用,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使用,则可以弥补生化鉴定分离技术的不足,最终实现对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此外,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还可以准确检测出食品中含有的违禁药物。目前,一些饭店为了增加销量,吸引消费者,经常会在食品中掺加一些违禁药物,常见的包括罂粟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违禁药物成本较为低廉,且加入后容易让食客上瘾,从而实现增加食品销售量的目的,但长期食用这类违禁药物,会使食用者的安全遭受威胁。罂粟壳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吗啡、可卡因、罂粟碱。在进行罂粟壳检测过程中,可以对食品中吗啡和罂粟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罂粟壳。由于吗啡和可卡因等物质都属于小分子物质,故可以采用农药检测方法对其加以检测。在胶体金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使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3]。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使用,检测牛肉和猪肉中的违禁药物,并将其中的磺胺二甲嘧啶检测上线控制在每千克20μg,方能保证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未来发展分析
现阶段,在食品安全和质量检测领域,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纳米材料的出现,更是对传统标记材料进行了革新,比如:荧光微球、纳米磁珠、镧系稀土等材料都可以代替胶体金,促使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更新。单一的标记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和质量检测的需求,为此,技术人员应该在加强对检测技术的研究,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多功能标记材料的使用,强化检测的效果。故研发多功能的标记材料,提升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检测效率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需要技术人员为之而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其简单、快速、无污染等优点,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检测效果十分显著。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来宾,张珊珊,杨文,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000(008):88.
[2]赵晓宇,肖峰.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界,2018,000(008):136.
[3]邓广岩.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2019(7):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