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40114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爬架的选择与安装施工成为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高层建筑因为层数高,施工周期长,施工影响因素多,因此,高层建筑的传统爬架也面临着搭设困难、耗费成本较高和耗费时间较长的问题。相比起传统爬架,当前的新型爬架施工能够更好地符合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需求,而且可靠性更高、经济性与可操作性更强。
关键词:模糊评价法;全钢爬架;风险评价
引言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要素比较多,如钢、固定件、水泥、河沙和其他原材料、外部木脚手架、钢筋结构和模型、钢管等,同时,还包括支撑费时、费力、材料安全和经济等考虑因素也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根据探究我们得知,只有一些建筑会采用钢框架和铝模具的新建筑技术,比如在高层建筑和上层建筑中。下面就详细介绍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探究其建筑技术。
1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预测和评价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评价方式与人们的思维模式很接近,用程度语言描述对象,适合用来解决那些只能用模糊的、非定量的、难以明确定义的实际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等级标准和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限,构造模糊评价矩阵,通过多层复合运算,最终得出评价对象所属等级。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相比于现阶段在风险分级中常用的LEC法和风险矩阵法,具有结果量化明晰,系统性强等特点。
2爬架工艺特点
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具有以下特点:①分段式提升,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采用分段式提升,根据建筑单位主体结构的提升选择提升速度,由电脑全自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地满足工程的需求;②施工安全,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具有防坠落、防倾覆的系统,架体底部与借口楼层全封闭,施工安全系数高,降低了工程风险;③组装效率高,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在升到第4层后采用一次性组装,能够提升组装效率,而且组装完成后利用电葫芦实现爬架的提升,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能够提升整体施工效率;④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的结构相对简单,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所采用的是标准的结构单元,将结构单元运输到现场之后进行组装,能够提升组装效率,而且施工结束后,拆卸方便,适合各种环境使用;⑤控制系统安全可靠,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所采用的控制系统是荷载同步控制系统,当负载超过或低于设计符合的标准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偏差达到30%以上,系统会自动停机。该系统安全可靠,能够对施工人员未能及时观察到的故障隐患进行预警,确保施工安全。
3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生产中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分析爬架的危险源应从防坠、防倾、同步升降、限载四个方面来辩识危险源,确定危险源后,应对隐患进行排除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简单有效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架坠落伤人毁物。防坠器与架体固定销轴、防坠销三道安全保险防坠控制;二是架体倾覆。附着装置中的导向防倾架,每个附着上均设置有导向防倾架,并在每个防倾架上设置有对称4个导向滑轮;三是架体变形。爬架预警器、分控荷载控制柜通过多功能集成电控柜实现同步控制,同时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批次提升设备将同步误差尽可能降至最低;四是架体倾覆垮塌。爬架预警器与分控箱内设置有荷载限位,发生超载自动停机并警报;五是火灾。严格执行防火规章制度;六是触电。严格执行防触电规章制度。爬架施工满足环保施工要求、封闭性强,能有效防止模板安拆层灰尘外露、减少扬尘,在国家防尘治理的大环境下,对生产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全钢爬架风险控制措施
4.1组织保障措施
设备进场前做好报建准备,且由安监部门审批通过,确保施工合法。施工前组建符合工程要求的项目管理机构,由项目经理部对工地进行全权管理,且要求所属职能部门协调管理,制定工程规章制度,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根据工程需求组织劳动力进场,进场前加强培训管理,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了解工程情况、工程设备、施工图纸等信息,并且加强安全培训,提升进场人员安全意识。施工前做好设备管理与材料管理,确保设备与材料满足工程需求。做好图纸交底工作,开展图纸会审,预测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工程中的危险源包括高空作业是否符合规范、底部操作平台基础是否牢固、吊装是否牢固可靠、安装附着导向支座混凝土是否满足强度要求、爬架升降时架子上部是否清除干净、升降过程电动葫芦是否异常,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控制,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应该文明施工,不得乱扔烟头,禁止烤火。
4.2合理优化工程设计
首先,在连接现浇部分和预置构件过程中具体进行设计工作时,需要深入分析钢筋碰撞问题,确保能够对其进行及时优化和科学处理。在后期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在同一现浇墙体处锚固多个预制构件,如果依旧存在该种状况,在连接部位PC构件完成吊装工作之后,进行套筒植筋。其次,在设计生产PC构件时,需要全面检查生产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混凝土、钢筋和模板,保障材质合格。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模具的精确度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相关要求,同时时刻保持清洁。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钢筋成品笼的密度,规格和尺寸能够高度满足相关规范。严格基于现场施工质量要求对设计混凝土配合,确保其耐久性,以及保证工作强度能够高度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在浇筑构件之前,需要进行隐蔽验收,对预制构件进行及时修和拉毛处理,在完成构件浇筑之后,还需要定期养护,当构件超过设计强度的75%,可以进行脱模起吊。随后,在搭接铝膜和PC构件时需要在PC构件连接处设置一条长度在50毫米到100毫米之间,深度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的槽口,然后将防水胶贴在槽口处,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铝模板和构件紧密贴合。
4.3监控保障措施
全钢附着式升降爬架安装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上位机;采用触摸屏或PC(个人电脑)作人机界面实现人机对话;多台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分机(下位机)以及重力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对被提升架体的重力信号进行采集、综合分析并作出相应处理,实现了对架体升降及卸荷的全过程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为了确保系统控制能力,在将传感器安装于提升设备与架体连接部分后,连接插头与盒体底部最右侧插座对应连接,确保连接准确。
结束语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我国依旧严峻的安全管理形势做出的重要指导性举措,在落实这一举措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尝试运用不同方法,结合实际经验,做好其中的每一环节,才能让双控机制得到更好的落实,真正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伟.高层建筑爬架安装施工技术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85+187.
[2]水龙飞.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的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8(20):86-87+90.
[3]李静.研究分体液压升降爬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5):195.
[4]何艳军,陈晟,黄宏林,黄泉.爬架格构柱附着方案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18,47(S1):307-311.
[5]李存富.浅谈高层建筑外墙爬架施工技术[J].居舍,2018(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