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商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实际经验,浅析了在EPC模式及E+P+C模式下的框架协议采购的应用。在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中制定一套完善框架协议采购策略,优化框架协议采购的应用,对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缩短采购周期、提高物资供应保障等方面都有着传统采购管理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框架协议采购;EPC模式;E+P+C模式;成本;工期;质量
框架协议采购是设备、材料战略采购的一种方式,目前在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有统一标准、有明确的规格型号、订货数量大但是数量不固定、需要多批次订货的设备和材料,例如:常压通风机、轴流风机、阀门、法兰、螺栓、垫片、管件、管材、电工元器件、小功率电机、电缆、线材、油漆涂料、水泥、型材、钢板、仪表等设备材料。
框架协议采购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有着它特有的优势:传统的采购方式需要完成从采购申请、审批、合同签订、到最终结算一整套完整的采购流程,如果面对大批量重复需求的物资,就会使采购人员重复具体业务操作,不仅工作环节繁琐、采购的质量、采购进度也难以控制,甚至造成工期的延误。尤其是在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中,这个问题体现的更加突出。例如:在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泉州石化乙烯项目”)中,由于采用的是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图纸和设备及材料需求计划都是分批下达,如果在接到需求计划的时候再开始采购,无法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这时框架协议采购的优势就体现出来。框架协议采购可以提前将标准统一、规格通用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单价确定下来,然后根据施工现场对实际数量需求,向框架协议厂家下达订单。这样简化了实际采购的流程,大大缩短了供货周期。在框架协议下的统一采购既发挥了规模优势,又使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一单一询的采购模式下,同一物资每单都有可能由不同厂家供货,造成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并且供应商为了能够长期供货并获得更多的任务份额,不但会按照协议要求时间保质保量地供货,而且还会对附加服务方面做出许多让步并保障服务质量,给采购的物资带来额外的附加值。
制定一套完善的框架协议采购机制,是框架协议采购在石化建设项目中顺利应用的前提。
第一,要确定框架协议采购的内容,这就需要采购部门应会同设计、施工部门进行沟通,收集和调研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中所需设备及材料需求规律和相关信息;了解各项目需求的大致动态,分析并集合项目中通用、集中、采购频次较高的设备及材料,再根据不同的设备及材料需求的特点来确定框架协议采购的内容。
第二,要做好供应商筛选工作,主要包括对其资格审查、风险评估、综合评价等。根据拟定的需求品种和数量情况优先选择那些企业实力强、业绩好、信誉高的供应商以确保供应商质量;对技术、质量、安装等有特殊要求的物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推荐和评审。
第三,要做好一套完整的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该包括:物资品种、技术要求、预估数量、预选供应商名单、采购方式(招标或者联合谈判)、定价机制(计价公式或调价机制)、供应份额的分配原则等;
第四,确定好框架协议有效期。框架协议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一年或一个项目周期,对于已经掌握价格成本的构成、有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预测能力,供应商价格、质量、物资供应、售后服务都能确保满足要求的,也可签定长期协议;框架协议还应明确规定其执行范围及其维护、监督与责任。
框架协议采购在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中的实施与应用:
(一)确定供应商数量及供货范围。由采购部门、设计部门、造价部门、项目需求部门等相关部门根据不同设备及材料种类的需求数量多少,供货周期长短、技术难度大小等方面,对框架协议供应商的数量进行确定。对需求数量相对不多,技术难度不大的设备及材料,可确定1-2家供应商,采取一主一备的供货方式;对于需求数量较多,对供货周期要求紧张的设备及材料,可确定2-5家并按主力供应商、辅助供应商、备选供应商进行划分,其中主供应商供货份额不低于60%,辅供应商供货份额不高于40%,如主力和辅助供应商质量、进度不满足项目要求,启用备选供应商。例如在泉州石化乙烯项目的防火涂料框架协议采购中,全厂共划分了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设置了主、辅、备三家供应商,这样的配置确保了整个项目防火涂料施工在工期紧张,交叉作业多,质量要求标准高的诸多限制条件下,顺利的完成了防火涂料的施工。
(二)框架协议的签订。框架协议的签订包括协议采购方法的说明、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或预估数量、单价或基准价、质量标准、安全要求、运输方式、结算方法、协议期限、违约处理等。对于价格随市场行情变化波动较大的设备及材料,要制定完善调价机制,确保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不影响框架协议的执行。例如在泉州石化乙烯项目的钢材框架的签订条款中,明确规定了调价周期,调价依据,调价幅度等。使钢材框架协议在项目执行期间,没有出现价格严重偏离市场价格或价格倒挂的现象。对于项目建设后期可能出现剩余的设备及材料,要增加回购条款,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采购方的利益,避免库存浪费。例如,大宗管材、管件、保温及防腐材料,由于设计变更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材料库存剩余,在泉州石化乙烯项目后期,有超过一千吨的管材库存,但通过框架协议的回购条款,有效的将大批库存材料进行了处理,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
(三)框架协议的执行。大型石化建设项目的框架协议执行,以泉州石化乙烯项目为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泉州石化乙烯项目是在E+P+C模式和EPC模式两种模式共同下进行建设。1)E+P+C模式是由业主方进行采购,采购和设计、施工互为独立的模块。E+P+C模式下的框架协议执行,由业主方直接向框架协议供应商下达订单,供应商同业主方进行结算。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订单下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于业主采购部门是根据施工需求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下达订单,业主方不是实际的使用者,这就需要对实际需求时间和数量准确掌握,以免订单下达过早造成库存积压或订单下达过晚影响现场进度的情况发生。2)EPC模式是由总承包方进行采购,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EPC模式下的框架协议执行,是由总承包方向框架协议供应商下达订单,供应商同总承包方进行结算。由于设计、采购和施工都由总承包方负责,可以确保订单下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货款结算方面,会出现总承包方结算不及时,拖欠货款等情况,会给框架协议的执行造成风险,这就需要业主方在工程款支付等方面对总承包方进行约束,以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
(四)框架协议的变更、终止和重新签订。由于框架协议执行周期较长,在执行期间难免会发生由于政策、法规变化、市场大幅波动、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框架协议无法按约定执行的情况,这就要求及时对框架协议进行变更、终止或重新签订。例如,2019年4月,国家对增值税率进行了调整,由16%调整为13%,这种情况,供应商已无法按合同约定的价格及税率执行,需要及时进行框架协议的变更。还有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的发生,给许多制造厂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为泉州石化乙烯项目供货的框架协议供应商。疫情期间,泉州石化乙烯项目的施工仍在继续进行,但由于各个省的疫情情况不同,有些框架协议供应商无法正常生产,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供货份额及供货周期进行调整变更,对于实在无法满足要求继续供货的框架协议供应商,进行框架协议终止的操作。
综上:框架协议采购是一项新型的采购方式,是大型石化建设项目用以提升采购管理水平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操作模式,它是企业物资采购中实现创新发展、优化管理的产物,在大型石化建设项目管理中有着传统采购管理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的优化、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