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丁颖
[导读]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困扰。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江苏盐城  224007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困扰。1999年我国也正式加入了人口老龄化的阵营。同样,盐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2000年也已经凸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多,这不仅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而且还对盐城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和分析盐城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提出适合盐城的解决之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策
        一、盐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现状及成因
        人口老龄化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是一个全球都面临着的并且急需攻克的难题。上世纪中叶,联合国把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大于7%作为进入老龄化的判断标准。八十年代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存在严重老龄化的问题,就要看这个地区或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是否超过百分之十,超过百分之十就是意味着该国家或者地区存在着严重老龄化的问题。这两个评判人口老龄化的标准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就达到了10.04%,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7.09%,也就是说2000年我国就已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二十年后,到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25388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8.1%,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603万人,达到了总人口的12.6%,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
        盐城,在1990年时65岁以上的人口是43.96万,占总人口的5.67%,但是,十年之后,到2000年时,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了63.01万,占总人口794.65万的7.93%,在201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更是达到了11.96%,2019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16.6%,老龄人口比例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还是十分严重的。
        盐城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第一、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和比重双双快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为115.78万人,占总人口的16.06%。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6.91万人,增加了28.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1个百分点。与1990年的43.96万人相比,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增长了163%,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长了183%。第二、老龄人口比例高于全省同期水平。2010年全省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10.89%,盐城高出1.07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12.96%,盐城高出0.82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14.69%,盐城是16.6%,盐城比全省同期超出了1.91个百分点。第三,近五年来,盐城65岁以上老龄人口呈现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2015年到2019年间,盐城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与上年同期相比,依次增长了3.09万人、4.88万人、3.95万人和4.28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比重依次增长0.41个百分比、0.66个百分比、0.64个百分比、0.57个百分比。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市的65岁以上老龄人在人口数和人口占比中都呈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盐城的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是时代的产物,而且也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盐城人口老龄化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我国在1971年强调“要有计划生育”,1978年,第一次将计划生育写入我国宪法,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在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之后,江苏在全省全面推行,得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支持,绝大部分人都积极配合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只孕育一个小孩,全省的独生子女率在全国处于前列,计划生育的推行直接导致江苏的出生率不高。江苏和广东都处于沿海地区,比较发达,经济水平差不多,但是江苏的人口要比广东低不少,这就导致了江苏的人均GDP远远高于广东,在全国位居第一。但是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江苏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江苏已经成为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而盐城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又高于江苏的平均水平。
        (二)生育观念的改变
        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外丁克观念的输入,家庭4-2-1结构的形成,导致了很多人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盐城本来就是一个教育大市,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盐城本地的家长们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想着尽可能的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孩子全方面的发展,这就导致在孩子的教育上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然后在抚养小孩的同时,要同时赡养好四个老人,又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所以在盐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生二孩,因为毕竟一个孩子加四个老人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同时,很多人接受了国外的丁克观念,觉得二人世界就很好,孩子有了并不好。这个观念也让很多年轻人一个孩子都不想要,只想过好自己小两口的日子。2017年盐城的出生率是12.8%,而到了2019年盐城的出生率仅为7.23%。盐城出生率处于一个持续走低的状态,盐城人不爱生孩子,已经成为了事实。
        (三)医疗水平的进步
        曾几何时,看病难,病难看,还是老年人的一个心病,很多老年人都害怕生病,因为害怕没地方看病,也害怕看不好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疗设施和医生的救治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老年人的一些常见病就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好,再也不需要去大城市排长队等救治。而且,医院里有服务于病人的护工人员,能够方便照顾老年人在医院期间的衣食住行。老年同志,看着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膝下的晚辈越来越多,生存的欲望也是逐年提升。再加上医疗水平的进步为很大一部分老年同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使得老年人看病的意愿不断加深,信心也是不断加强,身体健康了,老年人也变得更加长寿。
        (四)老年人健康理念的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稳步提升。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老年同志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早上起来走几圈,晚上广场跳跳舞,是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写照。广场舞在全国各地都成了一个颇受老年人欢迎的健身运动,公园里、小区内,很多空地上都出现了老年同志健身的身影。各大电视台、电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养生保健节目,许多老年人成为了这些节目的忠实观众和听众,不仅认真学习,积极实践,闲暇之余还把这些健康理念和身边的老年朋友们相互交流。老年同志积极保养,重视身体,关注健康,是他们长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二、盐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盐城人口老龄化不仅体现在老龄人口的占比上,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人口老龄化比例增多,导致有效劳动力人口比例降低,同时劳动力人口的年龄也逐渐增加,劳动力动力不足,工作能力衰退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人类进入中年之后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反应速度会越来越慢,记忆力会逐渐衰退,动手操作会变得越来越僵硬,所以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都会慢慢降低,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也就使得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老龄人大部分都是保守的,不乐忠于消费,或者说老龄人的消费范围和消费热点是十分狭隘的,并且与消费相比,大多数老年人更喜欢储蓄,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同时老年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付出是越来越多,这也给经济带来了压力。


        (二)给社区带来了新压力
        由于年纪的增长,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在不断地降低,活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狭隘。多数老年人平时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自己所在的社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建立个各种各样的活动室,日常供老年人活动和娱乐。并且社区还在平时的工作中,开展多样的活动来丰富大家的老年生活。在平时,社区工作人员会走入老年人家中去了解情况、关心老年人。社区为老年人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大,社区人手不足,社区养老系统不健全,社区老龄人口信息记录不完善,很多时候很难及时解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老年活动的增多也为社区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压力
        随着老年人年纪的增长,进出医院的频率也是不断增高,老年人的医疗费用也比年轻人要多得多,这同时也导致了老龄人口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需求增多。但是医疗资源有限,医生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老龄人的增长速度却在不断提升,这就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压力。目前我市的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很多疑难杂症在我市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救治,并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大型综合性医院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虽然,现在每一个社区都配有社区卫生院,但是,科室种类不全,医生水平得到不保证,这也为老年人日常就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现实中由于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在为事业奋斗或者还需要照顾家中的小孩,导致老年人群体对护工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现有的护工市场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四)给家庭带来了压力
        进入老龄之后,很多老龄人所获得的收入只有退休工资或者其他国家相应的补贴。对于不少曾经没有固定工作的老龄人来说基本上他们的收入都是可以忽略的,但是虽然老年人没有很多的消费所需,身体保健和医疗救治这两方面所带来的消费却十分可观。老年人手中积蓄有限,医疗保险也只能保障一部分,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依靠子女才能解决这些消费,这就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现在三代同堂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还有不少人家是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这就意味着年轻一代不仅要抚养自己的小孩,还需要赡养四个、五个甚至更多数量的老人,赡养压力过重。
        三、应对盐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我们急需攻克的难题。我们要根据盐城的实际情况,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以及其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一)宣传计划生育新政策,改变人口结构
        2015年底国家提出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虽然开放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我市的出生率从千分之11.03上升到了千分之12.8,但是2017年开始又逐渐下降,到了2019年出生率仅为千分之7.23。生活的压力,年轻人生育观的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夫妻拒绝生育二胎。我们需要积极宣传生育二胎政策,并且推出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可以通过延长女性生育假期和哺乳假期,增加男性陪产假期和育儿假期;对生育二孩的家庭进行经济上的奖励和补助;缩短二孩父母其中一方的工作时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培育孩子。总之,要全面宣传和推行二胎政策,让更多的夫妻敢于生二胎,提高出生率,提升素质,从而优化人口的年龄结构。
        (二)关注老龄人养老问题
        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产业不仅有医疗产业、保健产业、保险产业等,还有养老产业。养老是老年人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市部分老年人还存在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去养老院就是被嫌弃和抛弃,老年人就应该和子女待在一起,这也是导致我市养老院一些床位空置的原因之一。我市的养老院存在着数量不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养老院的数量不多就限制了老年人的选择,质量不过硬,服务不到位,养老院不够温暖,使得很多老年人排斥去养老院生活。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在引进外来资金进入到养老市场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和监管。我市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较好,去年申遗成功,这也是我是的一块活字招牌,我们要用活优势,打造将健康养老这块牌子。
        (三)调动老年人社会参与度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0周岁以后,对于我国来说,也应该在退休年龄上做出一些调整。但是我认为不应该一刀切,不是一味的往后延长退休年限,而是结合员工本人的工作能力、身体状况、企业需求等多方面的情况,实现弹性退休。同时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要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重新从退休人员变为劳动力人口,即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增强了他们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开设多样化的老年课堂,现在老年人时间多了,很多老年人都有了学习的需要,想要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社会上面向老年的课堂并不多,老年大学的很多课程都需要抢着报,很多老年人不能上到自己想要的课程。这就需要我们补齐短板,多多关注老年的教育问题,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险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体系,老年人进出医院的频率增高,这本就为家庭带来了压力,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生病的特点,提高老年人在门诊看病的报销比例。同时完善社区卫生院的科室设立,保障社区卫生院医生和护士的数量的时候也要保证社区的医护水平,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放心的看小病。看病先垫资,后报销,也给老年人日常看病带来了一定困难,有的老年人口袋并不富裕,而且报销手续相对繁琐,导致不少老年人都怕去医院看病。所以在老年人报销费用这一方面要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尽量在看病之时就降低老年人的支出,在报销时要缩减老年人的报销手续,实现报销程序合理化简易化。要秉承医院的公益性原则,医院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救助伤患而不是盈利。医生在看病的时候能开便宜的药,绝不开贵的药,能门诊绝不住院,要有这样的意识,在就诊时降低老年人的看病支出。
        (五)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结合我市老年人的特点,家庭养老还是要占据主流位置。因为我市的老年人的思想相对还是比较传统,很多老年人喜欢也希望自己能跟晚辈生活在一起。即便有部分老年人喜欢独立居住,但还是想住在自己的家里,比较排斥去养老院生活,总觉得去养老院不够自由,不够熟悉,也有种寄人篱下的想法。所以这时我们的社区就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对本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逐户的登记,记录下老年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在社区内建立“托老所”,跟托儿所一样,设立上下班时间,聘用专业的人员照顾老年人白天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设立相应的兴趣课程和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于那些不方便去或者不喜欢去“托老所”的老年人,要做到常关心,常关注。并设立心理咨询室,招聘心理咨询师,让有需要的老年人与心理咨询师,常唠家常,常谈心,解决老年人的失落、孤寂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欣悦.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03)
        [2]翟振武.刘雯莉.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与应对[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3]任素娟.马书农.张奇.冯小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与养老保障体系[J].医学与哲学.2017(12).
        [4]秦笑.江苏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J].公共管理.2017(05)
        [5]陈璐雪野.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未来预测[J].区域发展.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