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崔振波
[导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第28-29页)
        崔振波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四实验小学   135000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雀”,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4.形成善于思考,长期观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下雨了,小动物淋雨好可怜,让我们帮帮小动物们找到家躲雨吧。(小鸟的家是鸟窝,蟋蟀的家是洞穴,小松鼠的家是树洞。)
这里还有一个小动物找不到家,我们来看一看它是谁呢?(原来是我们美丽的蝴蝶。)
        蝴蝶的家在哪里?它要在哪里避雨?为了能帮我们的蝴蝶找到自己的家,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2.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吧。
        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蝴蝶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课文整体。
(一)听读课文。
教师范读,画出生字词与你觉得担心的地方。
(二)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认读多音字。
        雀:(qiǎo)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下避雨。
         (què)下课了,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
(三)了解大意。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四)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小组内尝试解决;选取值得思考的问题;把问题分分类。
三、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担忧蝴蝶。
1.朗读第一自然段后思考:下雨天,“我”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为蝴蝶担心?
2.下雨天的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些都表明了什么?
        (介绍了雨天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处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暴风雨扫荡天地的情景,突出了环境的恶劣。这样的天气简直是有意为难蝴蝶,为下文写作者担心蝴蝶无家可归埋下了伏笔,自然引起下文。)
        同学们,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你会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蝴蝶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蝴蝶,说明蝴蝶经不起风雨,表明了对蝴蝶的着急、担忧、关爱。)
4.揣摩作者的心情,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猜想追寻。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者都为蝴蝶找了哪些家?哪些地方?
2.作者在寻找的过程中,有什么心理变化?这一部分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起到什么效果?
        (这一部分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起人的注意,启发思考,增强说服力。这两句都是设问句,都是“我”对“蝴蝶的家在哪儿”提出的猜想,提出问题再解答,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3.再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每一次猜想,每一次探寻后的心理变化。
4.作者寻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这些地方都不是蝴蝶的家。说明作者平时对待事物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我们都应该睁大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运用聪灵的耳朵去聆听,像作者一样,置身于、置心于大自然,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三)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苦寻无果。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猜测被一一否定后的心情的?“着急”两次出现有什么效果?
        (“着急”一词反复出现,可见作者心情之急切,充分表现出作者对蝴蝶的关爱之情。)
2.作者没有停下探寻“蝴蝶的家”的脚步,又发生了什么?
        大声朗读第5自然段,理解三个“一定”的含义。
3.作者并没有停下探寻“蝴蝶的家”的脚步,这些说明什么?
4.读了作者的假设,你觉得蝴蝶的家还可能在哪些地方?
四、补充拓展,升华感情。
        1.补充资料: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美国昆虫学家迈克尔.劳普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下雨天,蝴蝶便会在栖息地寻找躲雨的地方:如高杆草或叶状植物之类可以遮风挡雨的场所。当太阳重新露出笑脸时,它们常常会在几分钟之内重返蓝天。另外如果蝴蝶真的被雨水淋到也不必担心,因为蝴蝶的翅膀是由几百片细小的鳞片组成的,和鱼身上的鳞片相似。下雨时还能遮挡雨水,使它们不会被真的淋湿。
        2.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图书四年级上册1《慧眼观天下》第63页的《荞麦》。
        (1)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引领阅读,从文中找到答案。
        (2)交流汇报,分享收获。
        3.教师升华:真心希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拥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关爱弱小的生灵,关心无助的生命。
板书设计:
                         思考与疑问
蝴蝶的家      猜想与追寻     关爱生命
     女孩心声
                          苦寻无果
                          
                问题-------------引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