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桂敏
山东省招远市第九中学 265406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国家也出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提供有效指引。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学校教学落实过程中,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导,推进学生高效学习物理。教师更需要在教学、学法方面做好有效的研究,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及策略
引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来说,其难度有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点。这就需要学生去做实验,然后根据实验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验证书本中的公式和结论。本文将与各位教师共同探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与各位教师共同进步。
1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
1.1抽象的知识体系
高中物理课本里的知识比较抽象,有很强的理论性,各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关联又很密切。这对学生分析问题、梳理思路、理解原理的要求比较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地掌握课本知识,在脑海中构思物理模型,进而搭建理论处理桥梁。因此,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全面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公式和定律,面对考题时,判断容易出现偏差,在潜意识里感觉物理好难。
1.2各阶段知识衔接断层
当前,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出现了衔接的断层。初中知识难度低,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学生只要知道和了解定义,记住简单的物理公式,就可以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但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深。学生不仅需要熟悉物理公式,而且需要了解三角函数、几何关系、数学图像及向量等知识。但他们不容易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这也是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
2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2.1巧妙设计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巧妙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就是确保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有效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例如,在讲解重力势能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就应该巧妙设计物理问题,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引力要超过月球上的引力,如果同一质量的物体从地球和月球的不同高度分别落下,那么,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势能是否相同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与讨论,强化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2.2设计多样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物理认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学习环节,让学生愿意去学习物理,对物理这一学科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布置实验作业时应慎重考虑作业的难度,设置不同的实验难度等级,让学生自己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做实验,对做实验像是在做游戏闯关一样有趣。教师也可以在布置的任务中设置奖励。比如,做到中等难度的学生可以在日常活动分中获得加分,做到最难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些小礼品。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又如,教师在布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任务时,对能够做完实验并得出数据、验证结论的学生给予一些鼓励;对能够从实验中得出更多结论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
2.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活动应当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积极的求知状态、促进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行为。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理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绝大多数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保持。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设置新的物理情境,使他们不断的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他们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新的能力。
2.4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辅助演示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而发现总结出来的,而现在多媒体所具有信息含量大,展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协助教师对课堂上的实验进行再现,使学生通过多媒体屏幕观察到实验的画面,并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动手实验。对一些由于实验器材受到限制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实验步骤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效果。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使学生在观察教师操作并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教师准备毛巾、棉布、木板等三种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按照实验的要求将斜面与不同粗糙程度的材料拼接在一起,将斜面高度调整至统一。教师将这些放在视频的展示屏前,并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自己的操作步骤进行放大,学生在屏幕上就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教师的操作,然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刚刚要将斜面调至同一高度?”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印象,进而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变量的控制。
2.5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
在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确定了正确的目标和重难点,选择了相应的教学方式之后,就正式进入了课堂教学环节。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想使核心素养的目标的达成,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敢说、敢问、乐学、善思,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要树立良好的评价意识,从学生方面有效评价学生课堂所学成果,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有效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加完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培育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只有彻底抛弃传统教学的束缚,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巧妙设计各种问题,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等方式,才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满足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丽英.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J].魅力中国,2019(21):382-383.
[2]张海静.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6):139.
[3]米仁沙·阿不都热合曼.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文渊(中学版),2019(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