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隋晓亮
[导读] 研究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隋晓亮
        潍坊市安丘市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21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2020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编入观察对象当中,并将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编入患者32例。参照组主要将弹力带阻抗练习引入运动当中,实验组除了实行参照组的治疗措施外,实验组还需要将联合呼吸训练引入运动当中。利用动态心电图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情况,了解干预前后患者MAP、HR及SpO2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动态心电图引入医学观察当中,其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呼吸情况,使医护人员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医治,以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PCI手术;运动耐力;心肺功能
        前言
        动态心电图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呼吸情况,相关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动态心电图为患者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以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的接受治疗。对于PCI术后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电图来判断患者心肺状况,以此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呼吸训练,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2020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编入观察对象当中,并将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编入患者32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3.68±6.72岁,男17例,女15例。实验组编入患者32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56.54±4.35岁,男13例,女19例。纳入标准:(1)符合本院冠心病PCI术后的复诊标准。(2)充分了解本院的治疗方案后,能够签订同意书的患者。(3)做PCI术超过一年的患者。排除标准:(1)在大脑认知上有一定障碍的患者。(2)肝脏等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3)运动条件不足,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患者。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主要将弹力带阻抗练习引入运动当中,具体内容如下。(1)患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医护人员的指导,先进行基本的热身和有氧运动,其中热身时间需要保持在15分钟左右,紧接着就要做相应的抗阻运动,时间需要保持在25分钟左右,最后,患者还要做15分钟的放松训练,以此使身体得到更好的舒缓。(2)弹力带是运动过程中必需的训练工具之一,其可以辅助患者进行肌肉收缩,以此坚持训练10分钟,休息10分钟。此外,一个疗程需要做10次肌肉收缩训练,患者共需要做10个疗程。
        1.2.2实验组
        除了实行参照组的治疗措施外,实验组还需要将联合呼吸训练引入运动当中,具体内容如下。(1)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强调有效呼吸训练的必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呼吸训练当中。(2)呼吸训练指导:各院可以创建专门的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的进行技术操作,进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3)科学的组织患者进行运动,以适度原则为根本出发点。
        1.3观察指标
        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将其干预前后MAP、HR以及Sp02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并且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采用呼吸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2.2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
        采用呼吸训练进行干预后,实验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3.结论
        冠心病是临床治疗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在发病时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影响。现阶段,PCI术在冠心病治疗当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将经心导管技术作用于人体的冠状动脉,以此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心肌功能,降低其出现供血不足、心肌缺氧等不良症状的几率。经调查发现,多数患者在经过PCI术治疗后会出现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呼吸系统和生理作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将呼吸训练引入PCI术后患者的治疗当中,并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进行医治,其对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性作用。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患者的治疗需求。在此背景下,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创新自身医疗模式。针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将动态心电图引入治疗当中,时刻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情况,结合其实际状况来适当的调整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心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陈荷玲.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9):40-42.
        [2]解京洋.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2):94-96.
        [3]张斌.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的影响[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146-148.
        [4]王才安,唐春仕,李世煌,陈瑛,肖侃,彭露,陈超雄. PCI对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及预警心脏性猝死的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6):110-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