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750021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疗法的应用对于改善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前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肾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饮食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高血钾发生率(9.68%<41.94%)、水肿发生率(12.90%<35.48%)、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6.45%<29.03%)、血肌酐(Cr)水平[(173.62±28.94)μmol/ L<(297.28±37.22)μmol/ L]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25±1.24)分<(15.73±1.83)分]相对更低(P<0.05),而血浆白蛋白(ALB)水平[(41.87±2.92)g/ L>(34.85±2.67)g/ L]、血红蛋白(Hb)水平[(110.25±10.74)g/ L>(95.87±8.65)g/ L]以及生活质量评分[(74.22±6.13)分>(69.83±4.97)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治疗期间,饮食疗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减少各类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干扰,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获得更为理想的预后。
【关键词】饮食疗法;慢性肾衰竭;透析前症状
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病人的肾脏功能持续受到损害,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脏无法正常发挥其排泄功能,引起代谢产物潴留,难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还会产生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以透析装置替代肾脏功能,促进代谢产物排泄,纠正代谢紊乱,有效控制病情的稳定,防止疾病的持续进展和恶化,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1]。慢性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需要警惕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风险因素的防控。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表现,受到代谢和激素失调的影响,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和消耗。血液透析期间,存在氨基酸、蛋白质小分子丢失的情况,导致机体对于营养的摄取不足。在营养不良状态下,血液透析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增加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风险,对于病人的身体健康形成严重的损害[2]。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前,为了避免高血钾、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症状的发生,需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应用饮食疗法[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肾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饮食疗法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肾衰竭病人,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中,男/女=17/14,年龄范围49~69岁,平均年龄(58.72±5.76)岁。对照组中,男/女=16/15,年龄范围50~73岁,平均年龄(59.08±6.31)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根据血液透析的流程,有序的展开治疗。血液透析前后,在饮食方面,为患者提供相关建议,选择低蛋白饮食。
观察组(饮食疗法):血液透析治疗前,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①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结合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进行说明,并向患者介绍饮食疗法,强调营养不良的危害性,让患者认识到营养管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重要性。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患者则能够认真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摄取营养。
②饮食管理:血液透析前的饮食管理,强调优质蛋白质的补充、足够热量的摄取,并严格控制水、钠、钾、磷的摄入。透析前采取较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取量应该控制在0.5~1.0g/(kg·d)左右,根据血液透析的频率(1次/周、2次/周或3次/周),对于蛋白质的摄取量进行调整,补充适当比例的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摄取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热量的摄取量控制在125~145kJ/(kg·d)左右。选择食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人口味,尽可能选择患者喜欢的食物。考虑到部分患者存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等情况,影响其日常饮食,建议患者服用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促胃动力的药物。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前症状改善效果
对比饮食疗法(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应用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期间高血钾、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的影响,见于表1:
.png)
2.2治疗前后的Cr、ALB、Hb水平
对比饮食疗法(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应用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期间Cr、ALB、Hb水平的影响,见于表2:
.png)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3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
对比饮食疗法(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应用对于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期间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见于表3:
.png)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治疗期间,营养不良是常见的症状表现,容易导致病人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进而影响到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慢性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警惕风险因素的干扰,加强对高血钾、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预防,避免其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5]。在血液透析治疗前,饮食疗法的应用,能够根据病人的病情、营养状态、和血液透析频率,对于病人的饮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6]。在血液透析前的饮食中,补充优质蛋白质,摄入足够热量,控制水的摄入,限制含钾、含钠、含磷食物的食用。应用饮食疗法,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进而为血液透析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7]。
综上所述,饮食疗法的应用,对于改善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前症状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成琳,杨晓宁,高媛媛.个体化营养护理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29):124-126.
[2]张萍,张玥,高婷婷,马英桓.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3):189-191.
[3]潘真真.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8):154.
[4]常相帝,高洁,刘益涛.饮食疗法对改善慢性肾衰竭病人透析前状态的有效性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1):28+30.
[5]艾鑫鑫.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1):167-168.
[6]马思慧,浦楠,蔡佳杰.综合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12):1743-1746.
[7]黄琼.针对性饮食支持对慢性肾衰竭血液净化患者营养水平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