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王惠红
[导读] 探讨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
        王惠红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平凉    744399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参照组行西医治疗,实验组行中医治疗。检验研究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治疗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为96.43%(27/28)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效果为71.43%(20/28),比较卡方值=6.4870,p值=0.0108。结论: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将视野缺损情况予以减少,控制眼内压,使疼痛情况减少,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保证,有利于顺利恢复。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医;临床疗效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粘连,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患眼具有房角狭窄、周边虹膜易于与小梁网接触的解剖特征。主要致病因素为前房角关闭,造成患者眼内房水流出受阻,使眼内压增高,根据眼压升高是骤然发生还是逐渐发展,将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房角粘连和眼压升高都是逐渐进展的,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下降,如病情较轻,患者补充充足睡眠后,可逐渐恢复。其病情严重如不能第一时间治疗,会引起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等情况[2],。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
        抽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纳入5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8例。实验组:有16例男性人数,有12例女性人数,年龄介于20~68岁,年龄均数为(44.35±5.24)岁;参照组:有18例男性人数,有10例女性人数,年龄介于21~68岁,年龄均数为(44.58±5.36)岁;将研究中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详细检验,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西医治疗,每次取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坚持治疗6周。
        实验组行中医治疗,对患者进行辩证治疗,如为肝郁气滞疾病,需使用疏肝理气活血汤剂治疗;如为肝肾阴虚型疾病,需使用滋阴清热汤药口服治疗;如为脾气虚热疾病,需使用健脾益气汤药治疗;需依照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痰药用量,坚持治疗6周。
        疼痛护理实施可使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减轻,睡眠护理可维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使患者病房中环境处于安静整洁状态,防止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价值心理干预,促进医患之间交流,缓解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健康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
1.3判定指标
        检验研究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研究中材料,在统计学SPSS22.0软件中记录,使用函数和公式对以上材料进行计算,运用卡方对计数资料进行计算,表示方式为(%)率;运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计算,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经详细计算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证实p值<0.05。
2 结果
2.1 检验研究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
        与参照组数据相比,实验组中眼内压、疼痛评分、视野平均缺损值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因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造成眼部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眼压病理性升高,治疗中主要采取降眼压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发生时,眼压极易反复升高,如不能第一时间治疗,会发生不可逆视力损伤。以往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3]。对疾病发展中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常为单眼发病,可反复出现,一经发作眼压会快速升高,使眼部疼痛情况加重,使视力下降。青光眼属于严重致盲性眼病,对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造成损害是不可逆的,其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盲率,无明确预防青光眼发生的措施,因此对青光眼予以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防止青光眼发生的主要措施[4]。
        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患者予以睡眠、疼痛、心理、健康指导。制定科学、合理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主要依照辨证情况进行治疗,主要采取调理经脉、改善血气治疗。中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眼内压,将疼痛情况予以缓解,改善视力、视野缺损情况。
        综上所述,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效果明显,将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情况予以减轻,将眼压降低,使患者的视力、疼痛情况予以改善,在治疗中加之护理干预,使患者治疗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辉.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8):55-56.
[2]蔡金玲.中医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J].东方药膳,2019(17):39.
[3]吴娟,蒋慧.中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有效性[J].医药前沿,2017,7(8):342-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