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隔药灸法防治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3期   作者:刘昆鹏1 沈东瑞 2庙春颖3
[导读] 观察子午流注隔药灸法治疗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
        刘昆鹏1 沈东瑞 2庙春颖3
        1长兴县中医院 心内科,浙江长兴313100;2.兴县中医院 肾内科,浙江长兴 313100;3长兴县中医院 骨伤科,313100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隔药灸法治疗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子午流注隔药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隔药灸法, 治疗7d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及卡氏(KPS)评分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总 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子午流注隔药灸法治疗骨科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隔药灸法,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关键词:子午流注;隔药灸法;骨科手术;镇痛;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恶心呕吐是手术使用镇痛药物后常见的并发症,25% ~ 30% 的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生率可高达70% ~ 80%,高发期为术后24 小时内[1]。持续的胃肠道反应易造成术后患者食欲不振、营养代谢失衡,甚至导致治疗中止[2] 。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是促使患者坚持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十分必要的治疗措施。目前多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术后所致呕吐,但很多患者在术后使用这些药物后疗效不满意 [3]。针灸疗法在治疗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4]。国外的临床研究同样证实针灸刺激在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改善其严重程度、减少止吐药物使用量及提高治疗满意程度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5]。子午流注治疗方法是根据气血在人体经络中一昼夜的运行规律,认为在一定时辰内取穴可增强相应穴位的治疗功能进而提高疗效[7-9]。研究[6,7]表明,单独使用药物穴位贴敷或艾灸疗法对缓解术后呕吐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术后呕吐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经络气血子午流注顺序为理论指导,采用中医经验方“双香散”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隔药艾灸,以防治镇痛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选取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长兴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 41~80 岁,平均年龄(62±9)岁;胫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8例,尺骨骨折5例,髋骨骨折3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 41~80 岁,平均年龄(61±8)岁; 胫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7例,尺骨骨折6例,髋骨骨折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②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使用镇痛泵;③年龄 18~80 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②认知障碍、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③合并严重急性感染、肝肾功能损伤等的患者;④正在接受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的非镇痛类药物治疗;⑤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及随访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止吐方案,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每日 1 次;甲氧氯普胺针20mg,静脉注射,每日 1 次。
        2.1  观察组 采用子午流注灸法行双香散穴位贴敷干预。每日辰时,取双香散6 g 加适量生姜汁调成膏状,贴敷中脘及双侧内关、足三里及天枢穴,以艾灸盒温和灸以上穴位30分钟,告知患者穴位贴敷4小时,每日1次,连续贴敷7d。
        2.2  对照组 给予双香散穴位贴敷干预,贴敷药物、取穴、艾灸用法及疗程均与观察组相同,但不择时。
        3.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第1、3、7天两组患者恶心和呕吐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 (KPS)。
        4.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10],将恶心呕吐分为5 级。0级表示没有恶心呕吐;Ⅰ级表示恶心;Ⅱ级 表示暂时性呕吐;Ⅲ级表示呕吐,需治疗;Ⅳ级 表示难控制的呕吐。显效:恶心呕吐程度为0级或 Ⅰ级;有效:恶心呕吐程度为Ⅱ级;无效:恶心 呕吐程度为Ⅲ或Ⅳ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 效例数) /总例数×100%。
        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 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 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 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6.结果
        6.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80.00%,对照组为60.00%,2组总有效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为70.00%,治 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7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0%,对照组 为7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提示治疗第3和7天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 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对KPS评分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7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术后所致恶心呕吐是由于人体正气损伤,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致脾气机升降功能失职,胃失和降,痰湿聚于中焦所致[11]。此外,术后患者多有抑郁、紧张 等不良情绪,易忧思困脾,使运化与和降的功能失常,亦可导致患者发生呕吐[12]。术后所致的呕吐病位在脾胃,故“和胃降逆止呕”是中医治疗的关键[13]。 穴位贴敷疗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由表入里,避免了口服给药带来的不适,提高了药物的使用接受率。中脘穴为胃之募穴,主治脾胃疾病。内关穴具有宽中理气、 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足三里与天枢都位于足阳明胃经上,其主要治疗作用都包括呕吐、胃痛等症。吴茱萸具有散寒温脾、降逆止呕的功效。高良姜可温胃祛风、散寒行气;小茴香可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丁香温中降逆、行气止痛;白芥子温中散寒、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d后,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6.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0%,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药物穴位贴敷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灸法治疗术后呕吐的效果优于不择时的隔药灸法治疗。
        参考文献:
[1]Gan TJ, Meyer TA, Apfel CC, etal. Aociety for ambulatory anesthesia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Anesth Analg,2007,105(06):1615-1628.
[2]  郑丽君,李婉玲.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含大剂量顺铂方案化疗所致呕吐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 (21):2209-2211.
[3] 赵洪魁,马刚,史霖瑶.内关穴注射托焕司琼对防治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05):557-559.
[4]Catherine M, Norman A, David G, et al.避免麻醉常见错误[M].冯艺,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5-479.
[5]Habib A S, Gan T J.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nausea and vomiting:areview[J].CanJAnaesth,2004,51(04):326-341.
[6]孙敏珠,李娜,周姣,等.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含顺铂方案化疗止吐疗效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61-1962.
[7]  叶艳,高静,吴晨曦,等.子午流注纳支法穴位敷贴对肝肾不足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4):464-467.
[8]  徐逸生,彭鹏鹏,王道光,等.子午流注纳子法及时开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40 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11):55-57.
[9]  廖忠良,赵彩娇.子午流注纳子法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5,(3):630-632.
[10]Ettinger DS, Armstrong DK, Barbour S, et al. Antiemesi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JNCCN, 2009,7(5):572-595.
[11]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181-184.
[12] 路强,丁路,韩正飞,等.针刺内关穴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8):836-837.
[13] 熊轩伟,吴飞马,夏联义.穴位贴敷对胆囊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03):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