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杰 张吉文 曹娜娜 孟春芳
山东省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探究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152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76例,观察组给予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卡方值=16.54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61.16±16.57)min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26.17±35.11)ml少于对照组(T=31.465、29.94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卡方值=10.488;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效果;并发症率
腰椎管狭窄主要是指人体腰椎管各个径线缩短,进而引起椎间孔、中央部位狭窄,导致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受到压迫,还可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疼痛、麻木不适,该疾病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1],一般以腰痛、下肢疼痛等作为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方式为主,但由于常规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导致常规手术应用受到限制[2]。因此,本次研究对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及并发症率评价进行分析,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年龄均在60岁以上;(2)经CT、MRI、X线片确诊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3)经保守治疗无效;(4)患者及其监护人均为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对植入材料过敏者;(2)排除合并脊柱滑脱大于I度者;(3)排除伴有严重腰椎外伤感染史患者;(4)排除合并重度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者。
观察组年龄60岁~74岁之间,年龄平均值(67.15±1.03)岁,其中男50例、女50例;病程15-28个月,平均病程(21.56±.03)月。对照组年龄61岁~74岁之间,年龄平均值(67.58±1.15)岁,其中男51例、女49例;病程16-28个月,平均病程(22.03±1.32)月。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经椎间孔镜脊柱系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在侧位透视下,使用C型臂角度变化对髂嵴线标定工作完成,采用1%利多卡因麻醉成功后,将导丝沿着穿刺针置入后,再将穿刺针抽出,在穿刺点取切口、长度为7.5mm,使用椎间孔镜系统置入,再置入配套套管,使用C型臂透视确认其椎管位置,若椎体扩大成形不够彻底,可在镜下使用环锯实施二次成形,确认患者无异常情况后,将内窥镜和工作通道取出,对切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实施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全麻,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减压引起症状的相应部位,对术后有失稳可能的节段以及术中切除关节突50%以上的节段进行椎间融合内固定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手术指标、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卡方值=16.548;P<0.05)。见表1所示。
.png)
2.2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观察组手术时间(161.16±16.57)min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26.17±35.11)ml少于对照组(T=31.465、29.948;P<0.05)。见表2所示。
.png)
2.3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显效90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00%。
对照组显效70例、有效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5.00%。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卡方值=10.488;P<0.05)。
3.讨论
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能进行有效减压,不仅能保持脊柱后方组织完整性,还能保留韧带的功能和结构,且术中麻醉方式为全麻,能够顺利完成松解和减压。该项手术方式和常规方式相比,创伤小[3],能利于患者功能障碍早期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在多个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例如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目前已经成为患者首选手术方式。在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前,对腰椎管狭窄症责任节段精确确认,对高度怀疑节段实施椎间孔穿刺,进入一侧椎管后,将药物注入,若患者术前体征、术前症状大部分消失或者改善,则可证明是责任节段;2.该项手术能保护脊柱和小关节面稳定性,再通过对椎间孔进行扩大,能充分减压狭窄椎间孔;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通过对减压融合手术改良,能达到精确精准定位病变、精确实施技术。此外,在保障充分减压的前提下,给予患者选择性减压融合,尽可能保留更多的正常组织,降低对患者的损伤[4]。
刘秋杰学者在“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中,选取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多节段减压融合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实施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161.12±16.58)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56.63±25.47)min、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325.12±35.74)ml少于对照组(512.51±52.97)ml(P<0.05),研究结果和本次研究相同,由此证明,通过对患者实施选择性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徐帅,梁彦,朱震奇, 等.后路减压融合术对比单纯减压治疗短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无优势: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6):374-384.
[2]潘复建,段毅.Coflex系统植入术与融合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9,25(2):288-292.?
[3]葛新江,朱宏斌,游建军, 等.融合技术与Coflex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20,26(10):1659-1663.?
[4]辛龙,俞雷钧,徐卫星, 等.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结合人工椎板成形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4):5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