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颜君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省233000
摘要:病案统计的原始信息主要源自对病案的数据收集,数据的主要内容包含病患来源、住院次数、手术医疗人数、出院人数等数据。对医院的病案统计的原始信息开展深入剖析与总结,有助于发掘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论文重点针对病案统计原始信息来源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方式开展探究。
关键词:病案统计 原始数据来源 问题 完善方法
前言:病案数据是医院在开展日常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支持与前提。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在开展了总结剖析的病案数据的协助下,对医院的管理情况与管理流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改善。但是如今,一些医院对于病案统计方面的管理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从而导致这一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针对病案统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积极主动的解决是十分有价值的。论文重点针对病案统计工作的原始信息来源存在的问题与有关的完善方式进行探究。
一、医院病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病案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一些医院的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病案统计的认识不够全面,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病案统计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数据总结与信息统计的层面上,所以对于人才、成本等方面的投入状况存在严重的缺陷。病案统计方面的工作管理流程存在问题,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过于大,大部分病案统计工作人员还未开展系统化的病案统计类型的学习与培训,从而导致病案统计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医院领导层对于病案统计数据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指导价值的认知不够全面。如今,大部分医院已经落实了数据化病案管理方式,可是,仍旧存在少数医院运用传统管理模式开展人工管理,从而导致病案统计工作的工作效果与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病案统计工作的原始信息来源的正确性较低
医院的一些原始病案数据存在缺失或者丢失的问题,从而导致病案原始信息来源的正确性得不到保障。在日常的病案信息填写过程中,因为基础病案容易发生字迹潦草、有关内容不够全面、治疗记载内容错误、病患基础情况不够完整等情况,从而可能导致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大多只重视病案信息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基础病案数据的全面性,因为一些临床科室对于一些病案数据的理解差异,从而可能导致在病患的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环节漏报的问题,从而容易引起病案统计信息与真实信息内容存在差异性的严重问题。一些病案统计管理工作人员对病案统计过程的认知不够完整,从而可能导致管理工作人员在信息记录的过程中发生病案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除此之外,在病案统计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与各个部门
的协同合作联系较为单薄,进而引起一些部门的病案统计信息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1]。
3.查询速度低下
随着医院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医院信息量以及查询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长,从根本上降低了查询的速率。除此之外,因为管理系统的不一致、数据的不完整致使其历史信息也无法得到充分的运用。通常来说,病案数据都用于教育示范的探究、病情诊断与医疗的参考以及医学论文的编写的借鉴,并没有体现病案的真实价值。
4.被动的工作方法
长时间以来,病历部门的统计工作大多都是上传一些医院中的报表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法定报表,报表工作结束后整个工作也就等同于结束。之后就是开展下一轮工作的状态,这般周而复始。统计工作人员匮乏自主反馈数据的观念与想法。
二、病案统计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升医院方面对病案统计工作的重视性
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重视提升对病案管理工作的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强度。与此同时,通过对其他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模式开展学习,从而健全自身的病案统计管理工作。在这一前提下,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对于病案统计工作应当开展多方面的数据总结与归纳工作,从而给医院的管理发展的决议工作提供更有价值与作用的数据帮助,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病案统计管理工作的重视性。
2.提高病案统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准与工作效果
病案统计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参与统计类型的工作培训与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病案记载工作的合理性与专业有效程度。医院领导应当依据病案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实际情况,给部门招聘专业的统计方面的人才,从而使得病案统计工作人员的日常统计工作的精准性得到有效保障。病案统计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病案管理工作开展专题剖析与探究,同时采用信息资料收集的方法,掌握目前病案统计工作的发展实际水准与进度状况,从而对自身的病案统计工作水准开展优化与升级。病案统计工作人员在具备基础的病案统计方面能力的前提上,应当对有关的医学方面知识开展深入的学习与理解,从而有效杜绝临床工作与病案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难题,从而有效提高病案统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2]。
3.优化病案统计方面的管理模式
在病案统计工作的管理方面,医院应当组建专业的病案统计质量管控小组,定期开展举办病案统计工作人员的病案统计工作内容的研讨会,同时在会议过程中,针对病案统计工作的工作实际情况开展总结与剖析,与此同时,对在病案统计工作过程中找出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病案统计质量管控小组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三级质量管控模式,升级部门方面、病案统计发那面与医院整体方面的病案统计工作环节,同时对在不同层面找出的病案统计问题开展针对性处理,此外,运用有关的奖励惩罚制度,提升医院的病案统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与水平。
4.升级病案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降临,电子病案的价值已经在病案统计工作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信息化病案统计工作模式能够对过去的病案统计方式进行深入的升级优化,从而使得病案数据的运用流程与数据效果得到极为明显的提高。医院应当针对这一情况开展病案统计工作的电子化培训,从而有效促进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速度。对病案信息开展信息化总结归纳后,能够落实病案数据信息的一致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病案信息的正确性与全面科学性。电子档案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对病患的临床医疗实际情况进行记载与总结,从而有效杜绝动态病案数据无法充分记载的情况发生。临床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能够通过电脑或者平板对病患的过往病史与基本情况进行快速的了解,从而能够给病患的临床医疗带来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数据引导[3]。
结语:病案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之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对病案统计原始信息来源存在的隐患运用相关的措施开展有效的综合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病案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医院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方晶. 病案统计原始数据来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000(004):280.
[2]徐文涵. 病案统计原始数据来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000(001):143.
[3]陈建平. 如何加强医院病案统计的管理工作[J]. 消费导刊, 2017, 000(022):231.